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281
《三国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摘要] 《三国》中,有人欣赏刘备的仁义胸怀,有人欣赏孔明的足智多谋,有人欣赏子龙的武艺超群,又有人欣赏云龙的忠肝义胆。我则不以为然,学学太史公的说法就是:“曹公孟德,吾佩服者也”。首先佩服曹公的自知与知人。曹操在三国中出场不久,有人向他溜须拍马,大加赞扬,讨好曹操,但他却毫不理会。若说知人,我以为,孙仲谋与刘玄德都难与孟德相提并论。且不说其手下如云的谋臣如雨的武将,就拿在征讨董卓时曹操对关羽的看法就可见一斑。当关羽还是个马弓手时,曹操就看出此人气度不凡,可见眼光独到。而三位霸主对待“凤雏先生”庞统的态度就更说明谁更能识人。其次佩服曹公的文韬武略。有人说过三国之中三位霸主,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孙权是英雄。我则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除曹操之外,其他二人不敢说是浪得虚名吧,也实在是难副其实。再就是佩服曹操本色通脱。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让曹操受尽千古骂名,然而细思之,用毛宗岗的话说就是“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有些道貌岸然之人说“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说得好听,但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步步在践行曹操的话。最后佩服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广泛搜罗文士,一方面用自己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他的诗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古题,却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用乐府题目自作诗”,反映了新的现实,表现出新的面貌。
[关键词]刘备、曹操、孙权、自知与知人、文韬武略、本色通脱
《三国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