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08
浅析《边城》暴露的人性弱点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从当时边城的社会环境出发,挖掘在理想的人生形式下隐含着的人性弱点。即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边城优美自然的人性正逐渐异化;在苗汉文化的交织下,也受苗族古老文化“天命”思想的障蔽暴露了人的主体的缺失。
【关键词】商品经济 异化 主体性 缺失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然作为一部传世之作,人们对它的看法自然褒贬不一。赞者认为《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表现了理想的人生形式。贬者则说它是“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有意无意地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以梦幻形式虚构了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对以上两种观点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边城》的主旨。固然表现了一种人性美,沈从文先生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注:1]笔者并不反对以上所述《边城》的主旨。但我们细读作品不难发现《边城》所隐藏的人性弱点。本文旨在从二个方面阐述《边城》中的人性缺陷。即商品经济对人性异化;在苗汉文化的交织和天命思想的障蔽,边城古老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暴露了人的主体性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