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565
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摘要]:辛弃疾在南宋文坛上,以词为武器,抒发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唱出了时代最强音。他词作中的主要内容是感慨国事、指斥奸邪、自伤身世和怀念陷区人民。这些内容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辛弃疾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 爱国之气 词
“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是位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年代里度过。在他出生前十三年,北宋王朝已沦亡在金奴隶主贵族的铁蹄之下;出生前两年,岳飞惨死。他出世的第二年,南宋王朝与金国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在这个耻辱的条约中,南宋断送了在这之前的抗金硕果,与金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纳币称臣,奴颜婢膝,屈辱求安,这个妥协与反抗极为对立的时代造就了辛弃疾悲愤激昂的一生。
忠义与事功,对于辛弃疾而言,可以说是自其少年时代便与他的生命一同成长起来的。从小,他就在祖父登高远望山河的引导中立下报国壮志,日后更成了南宋政治舞台上活跃的政治家、军事家,朝廷甚至认为“其才任重有余,盖一旦缓急之可赖”①。辛弃疾22岁高举抗金义旗,23岁活捉叛将、率旧将投奔南宋,此等壮举惊动天地,“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②。但三次罢官、壮年闲居十年、被人诬陷……种种使他“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曾接连献上了《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和《议练民兵守淮疏》,又先后献上了《美芹十论》和《九议》,在这些疏论奏议中,辛弃疾对于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之形势,都做了切实详尽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于作战的全部理论,和收复中原的通盘计划,真是千百年后读着,仍然可以使人为之奋发兴起。只可惜这些建议与谋略,始终未被南宋朝廷所采用,英雄豪情满腔无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