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69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浅谈李煜词艺术魅力分析
[摘 要]:李煜的词,记录着他的欢乐,倾诉着他的悲哀,是最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词不加雕琢,写得非常真实、具体、率直。他善于捕捉容易被人感受和联想的事物特征,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以及极富神韵的情感符号直抒胸臆。他的词所抒发的喜怒哀乐、离愁别绪等思想感情,大大拓展了词的抒情空间,开拓了一个一往情深、奇高无比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李煜词 天籁 神秀 意象
词,李煜词的艺术魅力也正源于此。在李煜的笔下,世间的自然万物都是有情的。仿佛它们的生命与后主的生命在静夜中相识相依过。所以富于光泽,富于灵性。当李后主写着春花秋月,青草落梅,一江春水时,他将人性的光辉也涂洒在了上面了。它们分享着后主的快乐,也分担着他的痛苦。因此,读李煜的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李煜在词中写情、写景、写事,然而无论写什么,均以情为主帅,景事为宾从;情为灵魂,景、事为肌肤。景赋予情以形象,情注入景以生命,二者自然的结合为一体。如《玉楼春》词曰: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词人并未明白的说情,然而高雅的情趣一如月华清辉遍披于万物,无处不在。趁兴踏月之风流俊迈,与宁静的夜色,柔美的月光,清脆的马蹄声融成一片,就连读者的心也早已融入这优美的境界之中了。《乌夜啼》词中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独自徘徊于小楼之上,举头见弯月如钩,俯首秋色如斯。俯仰之间,不禁生出感慨万端。然而梧桐真的能感知人的寂寞吗?小院能锁住清秋的凄凉吗?一切全在作者心中,也在读者心中,这真是"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