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94
论《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
[摘 要] 《阿Q正传》是鲁迅著名中篇小说作者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某农村-----未庄为故事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深受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了形的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思想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他在现实生活中能忍受一切不堪忍受的压迫的思想支柱。本文主要论述阿Q精神胜利法的特点、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众家对其评价以及阿Q精神胜利法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阿Q 精神胜利法 影响
一、“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阿Q正传》是鲁迅著名的中篇小说。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小说集。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某农村-----未庄为故事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深受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了形的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剖析了“阿Q精神”,暴露了国民的弱点。阿Q思想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他在现实生活中能忍受一切不堪忍受的压迫的思想支柱,在现实中他是一个被压迫者,被奴役者,却不能正视自己的这种地位,反而常常将自己设想为一个“要什么就是什么”的出人头地的压迫者、奴役者,陶醉于精神上的“胜利”。“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几乎是他的口头禅。他于强者面前甘受屈辱,自轻自贱;而对于弱者,则竭尽欺负,反而自鸣得意。阿Q的“精神胜利法”分别有自己的阶级属性和时代特征,属于“沉默的国民”的“精神胜利法”,是辛亥革命时期小生产经济和封建宗法统治对中国农民造成的严重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