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8414
论《天龙八部》中的悲情人物萧峰
[摘 要]《天龙八部》是武侠大师金庸的经典之作,小说中塑造了一位盖世大英雄——萧峰。他伟岸正直,侠肝义胆,有勇有谋,为朋友两肋插刀,对敌人恩怨分明。但这样的英雄却以死亡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悲情的一生。民族矛盾、胡汉文化冲突、人性的私欲这些是造成萧峰悲情一生的重要原因。萧峰的悲情形象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情形象;民族矛盾;文化冲突;私欲;意义
引 言
金庸,是全球华人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他凭借着自身渊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先后创作出十五部长短不一的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行侠仗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人面兽心的奸佞小人,从粗犷豪迈的大漠莽汉到特立独行的江南怪人,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塑造的这些人物中最成功的是《天龙八部》中萧峰的英雄形象。陈墨先生曾评价萧峰:“不仅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在金庸武侠小说世界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陈墨:《金庸小说赏析》,百花洲人民出版社,1991,113页。] “虽万千人吾往矣”,“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的种种英雄壮举,里面虽有武林的腥风血雨、江湖仇怨,但体现在萧峰身上更多的是那种豪气凌云的气概,英勇无畏的勇气,心系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