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使用支付宝或网银在线购买,付款成功,三分钟内发到您填的邮箱里--付款金额50元。钻石会员可免费获取。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697
[关键词] 杜甫 多重风格 真诚豪迈 慷慨悲凉 沉郁顿挫 风格成因 影响
论杜甫诗歌的多重风格
[摘 要] 如果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文学是一座高峰的话,那李杜则是盛唐文学的最优代表。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常以沉郁顿挫为基调,其中有一些深沉的忧思,写出民生疾苦,怀有乡思。杜诗的多重风格可概括为真诚豪迈、慷慨悲凉、沉郁顿挫、意境崇高几点,本文将通过杜甫不同时期的作品来解析他风格的独特性,并从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两方面分析杜甫诗歌多重风格形成的原因。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予是西晋时的名将,而且精通《左传》,著有《春秋左氏经济传集解》三十卷,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杜甫也因为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而自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他一生的理想。青年时期的杜甫就有坚定而执着的信念,但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差距,天宝六载的考试,在奸相李林甫的全权操纵下,最终以“野无遗贤”为名拉上了可耻的帷幕。时代埋没了一个从小便致力于为国为民服务的圣贤君子,使满怀远大抱负的杜甫蒙羞受辱,落拓于长安,并从此过上了极其困顿的潦倒生活。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颠沛流离,饱经乱离之苦,
论杜甫诗歌的多重风格201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