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使用支付宝或网银在线购买,付款成功,三分钟内发到您填的邮箱里--付款金额50元。钻石会员可免费获取。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852
[关键词] 至情论 思想渊源 情缘总归虚幻 至情论的范围 情与理的关系
论汤显祖与洪昇“至情论”的异同
[摘 要] 汤显祖与洪昇都是明清剧坛上高扬至情旗帜的伟大剧作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二人思想渊源、生平经历、感悟至情的发生、至情不受时空的束缚、“情缘总归虚幻”的虚无思想及局限性等方面的探究来分析他们至情论的一致性。同时,也通过对二人至情论涵盖的范围、情与理的关系、对“情”的态度、对情缘的处理等方面来归纳他们至情的差异性。写作本文,希望我们能辩证看待汤显祖与洪昇的至情论的积极影响与局限性,深刻体会时代对作家的作用,能够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上相似的人物。
绪 论
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文坛上掀起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漫思潮,提出鲜明激烈的主情观念。尤其是在文人创作中,众多作家迷恋于才子佳人的旖旎恋爱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个体自然情感的强烈欲求和情与理的强烈冲突,大有瑰丽奇诡之观、惊世骇俗之势。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树立了一座不可企及的高扬至情的丰碑。随后,洪昇继承并发展了汤显祖的至情理念,创作出传奇名著《长生殿》,将“情”推向了极致。由于二人都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都经历了官场的沉浮,都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所以他们的至情论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一致性。但另一方面,毕竟他们二人一人处于明末,一人处于清初,并且有着各自特殊的经历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因此,他们的至情论又有着各自的特殊性,从而展现出差异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