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Q正传》___精神胜利法点击下载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阿Q被别人欺负,还自欺欺人的说是老子被儿子打了。阿Q的胜利法是民族性的,各个阶级的人都会用到精神胜利法这一法宝。到最后临死都用上了精神胜利法,“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最后,让读者深思,考虑。
《阿Q正传》是应时任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之约而写,于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分章连载。以其“格式的特别和忧愤的深广”,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震撼。
《阿Q正传》既有浓厚的写实性,也有强烈的讽喻性,通过高超而独特的艺术手法,荒诞夸张但不失真实的叙事,浓缩了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典型特征。阿Q的性格和意义则是在他不断经历的事件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就人物的精神内核而言,阿Q是昏聩无知的那一类国民的代表;就人格特质而言,阿Q尚处于混沌麻痹状态。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用于大部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人物,例如孔乙己、阿Q、魏连役等等的许多人。
本文在文体形式上,戏拟人物传记的结构方式各个标题的宏大与阿Q命运的微渺形成错位,造成幽默意味。在思想内容上,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式革命的反思和批判发人深省。谈到这里,就应该谈一谈这个高度典型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性格核心“精神胜利法”。
阿Q是飘荡在文化断层上的游魂,体现着“国民性”的弱点。被人打了,不敢还手,只有自我安慰:老子被儿子打了。看见假洋鬼子带着一条假辫子,他便说出声,“秃儿,驴”。却被假洋鬼子拿着棍子打。然而他却指着旁边的孩子说:我说他!被打后,反而觉得轻松,“忘却”这一法宝也发生了效力。见到了小尼姑也是欺负。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