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57275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死观[摘 要] 纵观中国文学历史洪流,“生死”这一话题穿插于各个角落,引得无数文人骚客大家名流投身其中深深不可自拔。时间的巨轮推动者历史的演替以及文学史的不断前进,“生死”这一话题的内容以及引发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充实着。《古诗十九首》发迹于东汉末年,其本身所表达的生死观..
XCLW57275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死观 [摘 要] 纵观中国文学历史洪流,“生死”这一话题穿插于各个角落,引得无数文人骚客大家名流投身其中深深不可自拔。时间的巨轮推动者历史的演替以及文学史的不断前进,“生死”这一话题的内容以及引发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充实着。《古诗十九首》发迹于东汉末年,其本身所表达的生死观极富有时代特点[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出版,1955 年版。],而且被处于年末殇世的人生不得意的文人墨客所规定并发展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感性的生死观,当然,这里所谓的不得意的文人墨客是指被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这本诗集由汉末多位诗人共同创作的五言绝句。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创作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深度剖析其词句,探索诗人们所作诗篇的中心思想以及在逆境中苦苦挣扎而又具有享乐主义思想矛盾的心理活动:怀才不遇和生逢乱世的悲哀与焦虑以及感慨人生短暂与对死亡的惧怕,死亡的必然性,以此为发散点对生当如何死亡来临又如何的心态以及做法做出了深思。《古诗十九首》所蕴含的生死观有着直抨心灵的撼动,那种强迫切的对生的渴望以及对死亡的坦然自若,既富有哲理又引人深思[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生存 享乐 死亡 苦闷 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论《诗经》对《诗经演》的影响 | 下一篇:杜甫“诗圣”尊号探源 |
点击查看关于 《古诗十九首》 生死观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