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10166 论杜甫诗学思想论杜甫的诗学思想1一、“凌云健笔”的诗学观1二、 “清词丽句”的诗学观。2(1) 清新自然与辩证的态度2(2) 独特的人生经历。2三、“转益多师”的诗学观。3(1) 杜诗集大成的原因。3四、 杜甫诗学的影响。4论杜甫的诗学思想[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一首一首口耳相传,脍炙人口..
NC10166 论杜甫诗学思想 论杜甫的诗学思想1 一、“凌云健笔”的诗学观1 二、 “清词丽句”的诗学观。2 (1) 清新自然与辩证的态度2 (2) 独特的人生经历。2 三、“转益多师”的诗学观。3 (1) 杜诗集大成的原因。3 四、 杜甫诗学的影响。4 论杜甫的诗学思想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一首一首口耳相传,脍炙人口的诗歌,从泉涌到小溪、到江河、最后到大海,构成了绵延几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国诗歌史。在这绵延而曲折的河流中,唐诗无疑是最引人注目之处。而在其中,杜甫无疑又是高峰中的一角。他的诗歌以“真”为艺术把时代的喜悦,自身的悲欢巧妙的用“寓情于诗”“寓景于诗”的方式予以传达。而杜甫是在怎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创作理念之下写出这许许多多,传诵千古的诗歌也引起了后人无数的猜想。前人对此已多有论述,本文拟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简单的梳理,并从杜甫一生对前人的诗歌创作经验的继承,革新中来系统的阐释他的诗学观。 [关键词]唐代 杜甫诗学 凌云健笔 清词丽句 转益多师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论杜甫诗学思想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论杜甫诗歌的多重风格 | 下一篇:论杜甫诗中的儒学思想 |
点击查看关于 杜甫 诗学 思想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