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8165 烦恼而菩提烦恼而菩提- 1 -——论丰子恺的禅宗美学思想- 1 -一、 空- 1 -一、 悟- 2 -二、 境- 3 -烦恼而菩提 ——论丰子恺的禅宗美学思想【摘要】在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中充分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对苦难人生的悲悯情怀,蕴含了深刻的禅宗美学思想,本文将从“空”、“悟”、“境”这三个方面来进..
NC8165 烦恼而菩提 烦恼而菩提- 1 - ——论丰子恺的禅宗美学思想- 1 - 一、 空- 1 - 一、 悟- 2 - 二、 境- 3 - 烦恼而菩提 ——论丰子恺的禅宗美学思想 【摘要】在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中充分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对苦难人生的悲悯情怀,蕴含了深刻的禅宗美学思想,本文将从“空”、“悟”、“境”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丰子恺;禅宗美学;空;悟;境 丰子恺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1],“人生艺术化”可以说是丰子恺创作艺术的皈依与其艺术观与审美观的精髓。而禅宗思想则是其艺术创作的根本。在听闻弘一法师圆寂后,丰子恺怅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艺术家之最高境界,实与宗教相近。艺术之情景交融,与宗教之诸相非相,实止差一步耳。故所谓格律诗、山水画之属,绝非雕虫之技,为其有宗教精神在焉。吾脚力甚小,故不能随法师更上层楼,惟斤斤于小技,但可攀其栏杆作一窥视,深自惭愧云耳。”[2]可见,丰子恺一生执着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宗教的。在丰子恺的艺术创作中蕴含着深刻的禅宗思想,而其禅宗思想又外显于艺术创作。这两者的结合便是凝结生成丰子恺艺术创作独特的禅宗美学思想的重要原因。
烦恼而菩提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爱与恨交织的恋曲--述评《呼啸山.. | 下一篇:灵魂的独白——谈《沉沦》的自叙.. |
点击查看关于 烦恼 菩提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