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编号:HY1845 范文字数:5254,页数:0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语言艺术 [摘 要] 语言是人类彼此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语言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0%。因而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学科不同,教学目的要求不同,教师的要求标准不同,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各异,因而问题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课堂中教师只有精心地准备,巧妙地构思,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①而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语言交流。语言是人类彼此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家统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0%,因为学生叙述时,通过头脑对所说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组合、加工等智力活动,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入理解。因而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中欲言而未能之茂;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③说的就是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是做有限的提示,而尽量让学生自己探询解决问题的途径。
|
上一篇:“父爱”在这里沉沦——高老头和.. | 下一篇:奥林匹克精神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
点击查看关于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 小学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提问 语言 艺术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