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编号:HY2385 范文字数:7824,页数:06 巴金作品的语言特色 [摘要] 作品随着新文学运动的成长与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并且通过不同的创作途径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内,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巴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巴金(1904、11、25~2005、10、17)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巴金作品的语言特色相关范文 |
上一篇: 从牡丹亭到红楼梦——杜丽娘与林.. | 下一篇:巴金早期创作思想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
点击查看关于 巴金 作品 语言 特色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