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编号:HY2772 范文字数:12052,页数:09 论莫言小说的悲剧意识 [摘 要] 历来对莫言小说的研究往往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莫言小说的底色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是莫言小说的根本立足点和唯一支撑点,其存在样态包括莫言本人的生命悲剧意识和小说主体的情感悲剧意识。莫言小说的悲剧意识的独异性大致可分为民族性的张扬与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其悲剧意识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即对中国古代文学“以悲为美”传统的承继,小说自身审美功能的回归。对莫言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开掘、梳理、归纳有助于从根本上审视、研究其小说的存在价值,从而在立足根本的基础上再展开细致、多视角的文本研究。 从1985年莫言以《透明的红萝卜》轰动文坛,以极端化的风格独树一帜开始,到21世纪初期,他的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似乎特别富于韧性。因为莫言以其丰硕而独特的小说创作显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典范意义,所以莫言的小说才始终成为评论研究的重点课题。对莫言小说研究的学术观点,大致分为“‘怪味’寻踪、审丑扫描、感觉探微、文体透视”几大部分[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247—256页。 ],但无论是哪种学术观点、研究视角以及褒贬抑扬,在我看来,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莫言小说的根本立足点和唯一支撑点的悲剧意识,缺乏对莫言小说的悲剧意识全面、正确、宏观的认识。因为莫言小说“一以贯之”的便是悲剧意识,该意识又是他的小说的根本, 论莫言小说的悲剧意识相关范文 |
上一篇:浅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 | 下一篇:《花间集》初评 |
点击查看关于 莫言 小说 悲剧 意识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