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免费范文 -> 其他专业范文 -> 化学教学范文 ->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二)
英语文章范文| 日语范文| 德语范文| 西班牙语| 历史专业| 物理学范文| 免费英文范文| 生物范文| 物理教学范文| 化学教学范文| 历史范文| 语文范文 数学范文| 英语教学范文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摄影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新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播音与主持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表演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画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原创文章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录音艺术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书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教育管理专业文档范文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二)

本文ID:LW24707 ¥
4.3.3 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如在《必修2》原电池的教学中,教师演示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得到的H2和O2构成的原电池,能使小电风扇电机转动的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接着围绕Cu..

 4.3.3  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如在《必修2》原电池的教学中,教师演示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得到的H2和O2构成的原电池,能使小电风扇电机转动的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接着围绕Cu-Zn原电池产生的现象、工作原理,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程序进行探究:
 第一层次:
 (1)铜片上的气体可能是什么?
 (2)如何确定该气体呢?
 (3)有人说H2是由铜和稀硫酸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反应产生出来的。这种想法正确吗?
 (4)纯净的锌片上没有气泡产生,锌片有没有参加反应呢?
 (5)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稀硫酸有无参加反应?
 第二层次:
 (1)H+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2)失去电子的一极在电源中作正极还是负极?
 (3)图中哪一极是正极?哪一极是负极?
 (4)以Zn+2H+=Zn2++H2↑为例,发生氧化反应的这一极作什么极?发生还原反应的这一极作什么极?
 第三层次:
 (1)铜片的作用是什么?可以用石墨代替吗?
 (2)整个装置是如何形成电流的闭合回路的?
 (3)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哪一个电极运动?
 (4)有人说在铜锌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失去电子,不活泼金属得到电子。这种说法正确吗?
 (5)为什么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而不是在锌片上得到电子?
 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4.3.4  提问应具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4.3.5  提问应具有整体性
 在保证一定难度的同时还要兼顾广度,即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只提问少数特定的学生、先点名后提问及按学生座位或学生名册顺序轮流提问等,均不能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提出后,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留有相应的思考时间,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暗示。
 4.4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学活动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反思是教师成长与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4.4.1  没有教师的反思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现今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任何事件的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的积累。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能说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不能说没有教材教法的研究,更不能没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一个教材反复的教,一块黑板不停地写,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发现“新大陆”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既便来年再上这一课,不一定能教出当初的水平,不见得能达到当时的境界,久而久之,激情不再,灵感不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把当时的感受及时的记下来,并从理论依据上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从实施环节上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正,就能达到一种新的层次,教学艺术才能长青。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也就是学会教学的过程,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有了教师的反思,就有了教师的发展,有了教师的发展,就有了学生的发展。
 4.4.2  没有教学反思就没有教学的优化。
 我们知道,有反思才有问题的发生,有反思的过程才有尝试的意识;也正因为有反思的催化,才有新的困惑发生或进行调整的有效准备。正因为如此,我们将这种以反思性、发省性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成熟有效的反省意识和反省性教学能力。
 【案例】:有关10电子数分子和18电子数分子的教学。
 反思前的教学:采用举例法,10电子数的分子有:CH4、NH3、H2O、HF、Ne;18电子数的分子有:SiH4、PH3、H2S、HCl、Ar、H2O2、CH3F、CH3NH2等等。
 反 思:(1)10电子数分子学生能写全,但18电子数分子学生记不住,写不全,这样的教学效果低下,还有更好的方法吗?(2)18电子比10电子多8个电子,元素周期表中第二、第三周期的同一族元素原子相差8个电子,SiH4、PH3、H2S、HCl、Ar这五种分子容易写出,那么,要写出其它分子有什么诀窍可找?(3)可以借用其它学科思维吗?
 反思结果:受数字游戏的启发,18=9+9,9=10-1,CH4、NH3、H2O、HF各去掉一个H原子,不是变成了-CH3、-NH2、-OH、-F,它们相互组合就得到了18电子数的分子。
 反思后的教学:用数学法解决:(1)18=10+8;(2)18=9+9。
 案例的启示: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将“学会教学”与“学会思考”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处理,提练升华,把精彩献给学生。
 4.4.3  勤于反思,成为专家。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有利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一个教师只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精神,做到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走出单纯技巧,个别经验的圈子,在教学中独树一帜,逐步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反之亦然。
    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丰富、最富有生命意义的舞台。要让课堂成为精彩的舞台,教师就得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起,这样,课堂才能焕发绚丽的色彩。当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远不止上述几种,应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应是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有时还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摸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46-47.
[2]张 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40
[3]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4]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5]宋秋前.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65-83
[6]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绪论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二)相关范文
上一篇:试论化学课堂学生心理疲惫的成因.. 下一篇:问渠哪得清如许——苏教版高中化..
点击查看关于 提高 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热门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