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新会计准则从应用上看,与我们今后的工作联系紧密,虽然很多知识在从业阶段仅是浅尝辄止,但在整个会计考试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我们今后更加系统的学习税法相关知识做了铺垫。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放眼看我国证券市场可圈可点在我..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新会计准则从应用上看,与我们今后的工作联系紧密,虽然很多知识在从业阶段仅是浅尝辄止,但在整个会计考试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我们今后更加系统的学习税法相关知识做了铺垫。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放眼看我国证券市场可圈可点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加,截至2009年12月,在我国上交易所和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17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243940亿元,相当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5%。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加快了我国经济与国际融合的步伐。我国股票市场发展逐渐趋向理性,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成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决策信息含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它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阻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2007年在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债务重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支以及新增投资性房地产等,这些诸多新变革势必影响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不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而是被盈余管理天然利用的手段,其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准则自身的技术局限性。从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的对比分析来阐述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其次,新会计准则在具体准则中尚有几项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实质性差异,而不是盲目追随国际会计准则,着眼于我国的实际,对盈余管理有意识地抑制。不过在具体准则中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并通过实证方法揭示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实现扭亏为盈的新路径,还分析了上市公司运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其主要动机是规避监管。 最后,本文在对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以及会计准则建设的建议:如淡化利润表,弱化会计盈余的信号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给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具体建议,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实行制定与执行并重。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5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外,对现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一)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 | 下一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3) |
点击查看关于 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问题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