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320
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研究
[摘 要]
金融衍生工具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不断发展创新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了冲击
与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组织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状况。解决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理论问题。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进而建立自己的准则。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会计改革;杠杆效应
目录
前言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蓬勃兴起,不断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由于它具有规避风险和“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因而发展迅猛,成为规避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以及寻求投机收益的重要手段。大量的以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交易等为典型代表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然而在传统会计中,却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外,把它们带来的收益风险排除在损益表外。金融衍生工具,成了驰骋于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野马”,其蕴含的巨大风险,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严重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巴林银行事件、大和银行事件、住友商社事件和奥兰治事件,不仅令国际金融界震惊,更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讨论,从此也敲响了对金融衍生工
具进行严格监管的警钟。而近年来威震全球的能源巨无霸——安然公司的破产不仅再一次在国际金融领域引起剧烈地震,而且还对会计及会计师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据资料显示,安然公司几乎把所有的资产都转化成了金融衍生工具,而对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安然没能,更没有进行恰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最终安然由于过分涉及金融衍生工具而破产,令无数的利益相关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而陷入尴尬境地,同时也令那些曾经对安然公司做出审计分析的会计行业专家们饱受抨击。如何从众多类似安然这样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灾难的重演,如何对金融衍生工具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正确、恰当、科学的会计监管,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为此国际会计界试图为金融衍生工具制定统一准则以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目前已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禾[J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皋IJ订出了比较权威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基于作者本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兴趣和关注,以及对上述有关事件所产生巨大影响的深入思考,促成了我这篇范文的选题。希望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会计问题的研究,为推进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有效控制和实施切实可行的会计监管做出有益的探索。本文拟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分析入手,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在此方面理论和实务的开展实情,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方面作出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规范了各类企业的金融工具交易会计处理,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飞速发展和风波的迭起,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遇到了许多难题,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现代化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新发展。
一、研究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和传统会计问区别的意义
金融衍生工具的兴起与发展,要求会计对其带来的有关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就应运而生了。研究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和传统会计的区别,既可以规范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机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丰富和发展会计学科理论与实务,发挥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更大作用。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和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现状看,研究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和传统会计的区别,具有以下诸方面的意义:(一)有助于更高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发挥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新融资技术,它与其他的金融工具不同,它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格是从运用衍生工具进行买卖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基础金融工具的价值中衍生出来的。这种衍生性给予新融资工具以广阔的运用空间和灵活多样的交易形式,为金融机构、公司、政府部门提供新型的证券工具,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丰富了融资的内涵,增强了融资的力度,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能增加融资工具的多样化,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而我们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和传统会计的区别,则能增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及相关损益确认的透明度,‘有利于通过风险的转移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获得丰厚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本保证。(二)有助于明确金融衍生工具在交易中的法律约束条件和责任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金融衍生交易,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金融
交易和投资手段。在交易过程中,法律约束条件和法律责任复杂又重大,其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含义却不甚明确。因此研究金融衍生工具计和传统会计的区别,可以在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明确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交易的时间、地点、条件、形式、金额等会计要义,避免许多预料不到的风险,促进交易的顺利开展,促进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完善,发挥更大作用。(三)有助于会计改革,加快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进程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使得传统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已无法完全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和资本市场的需要,因而必须依照国际会计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深入的改革,促使其更臻完善,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和传统会计区别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会计在不少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实务上,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不同,不改革是不行的。例如,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概念两者是不同的;又如,会计确认标准和会计计量原则,两者是不同的,必需重新研究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原则;又比如,通过研究两者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会计报表无法充分反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必需进行改革,促其既满足传统会计的要求,又符合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需要。通过会计上这些概念框架、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原则以及会计报表的改革,可以使中国会计在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缩小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距,使会计满足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需要,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四)有助于规范金融工具市场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研究虽然起步晚,发展也比较缓慢,但不可否认其积极作用。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信息,对金融监管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会计信息可以使国家合理的调控金融市场,引导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积极避险、合理投资,而会计监管企业经济活动的职能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
一、会计核算难题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如果操作得当,能够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并带来诱人的投资报酬和优厚的利润;如果操作失误,则将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而这种操作是否得当由于其表外交易、杠杆操作等特征,造成会计核算上的许多难题,以至于不能及时反映和核算,导致更大损失的发生而使企业失去承受能力。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大和银行被兼并事件,香港87清算危机以及上海的327事件,均是由此而引起的。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从操作过程和结果看是一种表外业务,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