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84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大势所趋,潮流所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对政府透明度要求的提高,目前我国预算会计面临着重大改革,从近年来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转化的改革方向看,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拟探讨我国政府会计准则模式及体系构建中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会计环境发生转变是会计目标转变的制度基础
经济发展为一国发展之根本。古人谓:经济学乃经国济世之大学,其理甚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计学的演进源远流长,而今已成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发展对会计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也就是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会计准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响应G20、FSB倡议的需要;是顺应各国会计国际趋同趋势,明确我国趋同态度的需要;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部署下一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作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发布路线图,明确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方向,切实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承担全球公共受托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遵循国际公认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路径。
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制度和技术法则,不断提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质量,有助于加强政府会计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维护市场公平与效率职能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和市场效率提高的基础工程。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全方位地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提升我国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有关国际准则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做同步修改是比较合适的。
我们也鼓励国内有关单位、专家教授等直接向IASB反馈意见,扩大中国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
我国企业会计的改革,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改,有利于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具有过渡性,会计目标中会有“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这样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会计、审计标准体系的初步建立,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具备了一支知识化、年轻化的会计队伍,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新的会计环境下,新准则中对会计目标的规定就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
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理论体系公告 《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体系》中所举述的财务报表目的,则更加关注广大使用者经济决策与评估管理人员经管责任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