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什么是企业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有何意义?
答:企业成本管理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答:意义:成本管理是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出发,来衡量、考核各项生产经营支出是否符合以最小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的原则,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强成本管理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核算的核心
成本管理的环节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这些环节中,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是事前管理;成本控制是事中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事后管理。因此,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目标、成本计划能否实现,从而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
2、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成本费用与企业经济效益是一个彼消此长的关系。成本费用高,则经济效益就会差;成本费用低,则经济效益就会好。所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要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目的,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3、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保证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要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降低产品成本,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三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在这三个条中,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节约各项费用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问题2、工程成本核算组织中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答:工程成本核算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资金管理的低效率。如:不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资金;资金的支出不加以控制,盲目扩大业务规模,占用资金,使资金周转缓慢,造成资金不必要的浪费;资金的支付和收取不及时,使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1、施工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品质及思想操守的薄弱;
3、内部审计的不及时;
4、对责任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与考核不及时、不明确;
5、对施工材料计划、控制不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责任成本管理力度不均衡。
1、项目经理管理力度不强,使得责任成本核算不能落实到位;
2、预算分割、工序评估不明确;
3、项目部、工程队的责任没用得到落实。
问题3、如何加强工程成本核算组织的管理?
答:(一)建立良好的融筹资环境。从企业外部来说,要建立良好的融资渠道,协调各银行关系,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做好银行资信等级信誉工作;从企业内部来说,应成立资金领导小组,除开展清理债权债务工作外,还要临督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动态,及时掌握所属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资金到位情况。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施工企业的第一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予以高度重视并全权负责,使之落实到实处。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进行评价,及时修订和完善。
(三)建立完善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首先,编制科学的责任成本预算。其次,建立专家会审制度,即对已签订的施工合同进行会审,并提出措施确保合同目标或合同条款的实现。最后,与项目部签订经济承包兑现合同,建立考核激励制度。
(四)做好工程分包管理工作。1、建立、完善分包工程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2、规范工程结算和拨款。
(五)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强化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所谓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即以技术预控、成本预控为前提,以成本支出早知道、职工收入早知道为保障,以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最终目标,变过去的事后算帐为事前预控,实行全过程监控和责任追究制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六)项目成本的全方位管理。1、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责任控
制体系。2、规范操作行为,控制好材料成本。3、合理组织施工,加强质量管理。4、加强合同管理。
(七)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1、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2、工程施工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实施阶段。3、竣工验收阶段要着重做好工程的扫尾工作。
(八)运用激励机制实施考核奖罚。
对各部门和责任人实施责任成本考核、奖优罚劣,首先必须对项目部设定总的成本控制目标,之后项目部要将分项目标落实到相应的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奖罚办法,根据工程的进度等办法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