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什么是企业所得税?为什么要对企业征收所得税?
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税种。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国家为了调节和分配社会财富,使之趋于公平、合理。所以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问题2、企业所得税筹划要发是什么,请总结归纳。
答:税收环境是税收筹划的外部条件,企业在着手进行税收筹划之前,首先应了解自身所处的税收环境,理解税法精神,掌握政策尺度,把握财税机关对相关纳税的法律解释和执法实践,这是一项重要的税收筹划前期工作。由于实际上税务机关对税法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很大,企业一定要注意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若筹划方案能提交税务机关审批,与税务机关达成共识,筹划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事中、事后还要多与税务机关沟通,努力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与合作,这可避免税收筹划走错方向或是事倍功半。在进行具体筹划时,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企业个体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税收筹划的模式绝不完全一样,在策划中切忌千篇一律,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方案。
问题3、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上有那些处理方法
答:对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和计算时间不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会计核算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下要求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