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
答: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以下特征:
(一)经营大量货币资产,容易发生挪用和舞弊,要求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
(二)从事的交易种类繁多、金额巨大,需要严密的会计系统,并广泛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三)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区域广,会计处理和控制职能分散,难以保持统一的操作规程和会计系统;
(四)存在大量不涉及资金转移的表外业务,容易发生漏记且很难发现;
(五)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和法规的约束;
(六)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实务可能滞后。
问题2、
答:商业银行会计监控中存在问题有:由于长时间旧体制的影响下,国有商业银行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套控制机制,但贯彻落实不够,制度制约软化,内控制度存在着若干局限性,监督管理失控等等。现行会计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且加强会计结算与严格执行制度之间存在矛盾。
会计内控机制应由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在内控目标下指导决策系统,制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制度进行具体操作,由监督系统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决策系统,修改有关制度并实施,使得会计内控成为在目标指导下能自我完善、动态循环的有机系统。但许多银行机构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会计内控制度,没有认识到内控机制是一个动态系统,对内控中暴露出来的小问题不去主动纠正,不能做到防微杜渐,以至小错酿成大错。
近年来银行经营风险毕露,各行制定了很多旨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但在一些行中;这些制度的可执行性及执行情况,连很多会计主管都表示怀疑,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行检查的一种摆设。并且大部分银行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不为同一部门,这本身是一项好的措施,但也带来一些弊端,制度制定部门仅考虑制定详尽的各项制度,以避免因内容不全需其承担的责任,有时全然不顾制度的可执行性;而有的制度执行部门对此索性不予以执行,造成有章不循,其结果比制度不全更为可怕。
银行业是服务行业,努力加强和改善银行会计结算服务,方便客户,吸收存款,扩大业务是无可厚非的,但现阶段仍存在银行间的无序竞争,使有些银行对客户过分迁就。如银行临柜人员对票据凭证审查稍严格一点,客户就要投诉,造成临柜人员不敢严格按制度对票据进行审查,尤其是忽视本行收款人账的票据凭证,银行潜在的风险很大。
问题3、
答:答:我国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监控,在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及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特别是加入了WTO之后,更是提高到一个高层次认识之上.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准备上市,将来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市场化,银行的业务活动会更加市场化,全国人大因此作出了成立银监会这样一个专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监控的机构.这也是我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监控机制课题的起因。
通过写作本文,最大的收获是:
1、``掌握了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确保这个过程能却实有效地执行且能够适应外部不断的变化的新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必不可少。深刻理解了内部会计监控涵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商业银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业绩质量的进程,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监控主体即会计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目标、监控方式、监控措施与监控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框架及其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调节,促使会计行为规范、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2 、明确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银行控制资金收支与保管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资金收支的正确、有效与合法,实现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事业使用效益,消除资金收支与保管中的弊病,保证经营战略的实施,是对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补充。内部会计监控实质上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它相对独立于各项经济活动之外。以不影响或极小影响为前提条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失控现象予以纠正,并将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不断反馈给管理者。
3、懂得了会计人员素质是内控会计制度实施的重要保证。内控会计制度最终是由人去执行的,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则是一纸空文,如同虚设,所以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检查制度。会计人员是单位具有会计上岗资格的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者和执行者,会计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好坏,若缺乏公平、公正地对会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将导致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失职,不负责任,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工作。因此,任何单位都应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特点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