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1、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包括那些内容?
答: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
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首要前提。因此会计人员只有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户籍职业观,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要求。2、诚实守信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诚实守信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客观需要,诚实守信关系到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会计人员必须诚实从业,以使会计行业和从业人员博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信用,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品德是事关会计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针的基础工程。3、廉洁自律 廉洁是指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利用职权损公肥私。自律是指行为主体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在会计职业中,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不贪污、不监守自盗,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会计职业权力与职业义务的关系,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廉洁自律的基础;坚持会计工作原则,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自尊自爱,严格要求。4、坚持准则 坚持准则就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以会计准则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会计准则作为与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通过树立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来维护会计行业的信誉和会计人员的地位,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5、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道德的灵魂。会计工作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形态进行综合核算、监督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它是维护国家财经制度与财经纪律的重要执行者,整个会计活动都必须以国家立法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认可的经济和会计法律、法规为准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6、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就是提高会计职业技能。所谓会计职业技能,是指一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处理会计具体问题的能力。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会计知识,培养高超的专业技术;重视在会计实践中提高会计职业能力;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7、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指会计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所获悉的有关企业和国家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进行保密,不得传播或是他人知晓。根据法律规定,会计人员对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即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为利益所诱惑,坚决保守秘密。8、文明服务 文明服务就是在工作中讲文明,讲礼貌,诚实无欺;服务周到,举止文雅,说话和气。文明服务的基本要求首先是一个“礼”字,谦虚有礼,其次要讲一个“温”字,态度温和,语言文明。第三,要讲一个“尊”字,尊重领导,尊重同志,尊重事实。第四,要讲一个“和”字,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以和为贵”。
2、私人企业会计职业道德与一般企业相比有无差别?为什么?
答:私人企业会计职业道德与一般企业相比没有差别。
在会计行业中,人们根据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经济成份,将其分为国有企业会计,、股份制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机关会计以及私营企业会计等等。从会计职业道德本身的要求来说,私营企业会计和国有企业所遵循的职业道德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私企会计和国有企业会计所服务的对象不同,私营企业会计所服务的主体是私营老板,体现的经济利益直接是公民、法人和自然人的权益,私企会计为老板打工,有时为了生存并非本人意愿要违心做假账;有的会计自身素质不高,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不同,认为偶尔做账不算什么;而国有企业其企业的资产、债务、权益均属于国有,国企会计一般都会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诚信办事,不作假账,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不必担心会被炒鱿鱼。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但不论如何分,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都应以《会计法》和相关规定及会计准则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立足本职,用自己的才智和双手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平凡细微的事情,尽职尽责地为企业或国家当好家,理好财。私营企业会计有它的特殊性,但同样应该遵守《会计法》,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因此说私营企业会计职业道德与一般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差别。
3、请对目前国内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作出简要评价。你认为是否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为什么?
答: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总的来说是好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一切向钱看”, 有了钱,一切都好办。“给大钱办大事、给肖前半小时、不给钱不办事”等会计工作处于各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影响下,其价值观念受到影响,于是出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某些方面有严重缺欠和失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日渐淡薄。二是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三是会计监督名实难符。
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会计资料、会计信
息不真实、不合法,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预测、决策。会计信息失真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务院建立了3家国家会计学院,旨在培养我国高素质的财会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会人才的要求。朱镕基总理2001年4月、10月分别视察了沪、京两地的国家会计学院,先后作了“不做假账”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题词。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会计,充分应验了“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这个论断。财政部为进一步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将会计职业道德写入了法律条文,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提高到了法律规范的高度,明确要求“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一条规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需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当前全国各地对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财会人员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会计人员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三是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实施会计监督。 四是加快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在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加快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五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教育和培训,政府管理部门要对会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力度,严把会计人员任用关,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和执法检查。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严格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对无证会计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对不达标的会计人员应坚决予以停用,对优秀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六是尽快建立全社会职业道德体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质量标准;尽快建立全社会职业道德体系,进行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和宣传,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环境。通过实施以上措施,目前国内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比前几年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