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一、1、试论会计电算化的风险。
答:会计电算化存在以下风险:(1)设计风险。表现的形式、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反映在硬件上,如内存不足,这主要是当初会计电算化仅考虑某个部门、某种业务,而没有用发展的眼光,从战略的角度来选择使用硬件设备;有的反映在软件上,如软件设计功能不完善,这主要是程序开发人员不熟悉业务,没有把握业务人员实际需求,或业务人员对电脑所提需求被遗漏,监督认定不够造成的。(2)电算化的操作风险。电算化操作风险是指依附于电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因操作应用软件不当而形成的风险。电子计算机系统在数据的录入、加工、传输和存储等管理环节上都存在着风险。(3)管理风险。因管理不善而形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具有无意性、依赖性、诱导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问题二、2、试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答:原有的手工会计核算方法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特殊需要。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可靠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以及数据资料的安全,对于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我们应从以下一步两方面考虑。
(1)合理设置岗位责任制,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各岗位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对设置的各个岗位,还应建立权限控制制度,用密码加以控制,防止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防止财务机密外流。
(2)严格上机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由于计算机广泛的应用,加大了篡改资料,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商业犯罪机率。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上机管理措施是必须的。这些措施具体包括填写上机操作记录、注明上机人员姓名、上机时间、上机操作内容,离机时间等。
问题三、3、会计电算化下如何开展审计工作?
答:(1)提高电脑应用水平和审计业务素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则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较系统的审计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水平。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懂得电脑的审计人员因审计数据的异化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审计;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就不能识别和审查其内部控制;不懂得使用计算机,就无法对计算机内存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会计电算化不断在向前发展,审计人员必须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式下新技术应用的企业审计工作的需要。(2)引进审计电脑辅助软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的归集和反映与手工处理系统时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内部安全控制方式有所减弱,这就要求引进电脑辅助软件的应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职能。审计电脑辅助系统较之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审计电脑辅助系统主要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