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
答: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公德。计职业道德不同于法律,它始终属于道德的范畴,正所谓违反了道德的事件不一定违反法律,但是违反法律的事件却一定会违反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所受到的道德和心理的束缚远远大于法律的束缚,这是一种以荣誉和良知为支撑点游离于法律以外,化作内在精神动力的非强制性的规范,主要靠自律维系。
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再完善的制度都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更何况是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政策都在相适应地调整,而在调整之初的磨合阶段更是容易被人钻了空子。所以说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制度的补充,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与此同时,各集团与国家、社会公众间的利益常常发生冲突。比如集团想要稳定股市而让会计对财务报表造假,那么牺牲的就是股民的利益;国家因为资不抵债而要创收从而大幅提高税率,那么牺牲的是广大国民;集团不想每年给国家贡献巨额的税款从而偷税漏税,那么就会牺牲的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只有让会计职业道德配合国家法律制度才能使各方关系和谐发展,如此说来,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会计职业道德具备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各公司的年报等会计信息失真,那么不仅影响国家税收和公司形象,更可能让公众受到损失。
问题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会带来什么问题?
答: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监守自盗,卷款潜逃。会计人员会经不住诱惑,将单位财产转入个人名下,损害单位职工利益。
会计利用法律漏洞,刻意钻营。钻法律漏洞,如今很多有经验的老会计想方设法运用法律没有限制的那点为自己谋福利。我国当前的分红是按百分之二十的税率进行的,但是很多公司是先将分红转入非职工户头,再从这个税务局无法监查的户头转入到职工的户头,神不知鬼不觉的逃过了这百分之二十的税负。
会计明知故犯,弄虚作假。会计为了交上一份完美的“试卷”,为了让报表“好看”,从而得到领导赏识升职加薪,会计在明知违反准则的情况下仍弄虚作假,不仅危害公司,也危害社会。这是严重违反诚信,弄虚作假的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意识不强。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变得越来越物质化。在道德与利益面前,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利益。道德意识更多的是在一个大的环境里造就的,当大家都不相信某件事情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坚守反而成了异类,于是日积月累,形成今日道德意识不强的现状。
会计人员被迫违反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从属地位注定了自己不可能百分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账务。会计人员为迎合领导的意愿,不得不做两本账本,一本给领导看,一本以做防备。
问题3、如何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答:1、加强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做出善恶判断,表明褒贬的态度,通过评价体系衡量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并把衡量的结果反馈给行为人本身,使其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新时期会计人员应该满足的基本道德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想要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体系并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离不开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社会舆论代表了广大群众的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并能给会计人员带来以某种荣誉感或耻辱感,给他们施加心理负担。而当会计人员受到赞誉时,他们会得到激励,此时社会舆论便从另一个方面来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加强规则意识和道德素养,启发人的良知。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培养从业人员的规则意识,不仅指对规则的认识,也包括遵守规则的愿望和意向。然后是从规则向素质的转变,意味着个人思想真正地解放了,同时它还降低了执行规则的社会成本。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影响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从具有控制权的上层人物着手,强化诚信意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一般的会计人员,有效地避免了会计人员的从属地位限制。
3、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治理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性。
4、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强会计行为规范。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法规等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加大打击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因而要从法律法规上加大对财务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明确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确立了单位领导者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制度。因此,在单位相应的管理制度方面应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有无违法违纪行为,作为考核各级领导者业绩的重要指标,并实行会计信息质量一票否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