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一、
最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哪些会计假设?研究其有何意义?
答:最新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权责发生制以及货币计量假设;
研究会计假设的意义:会计研究从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并可对某一个理论命题作出演绎证明。这样,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前,可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以使理论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这在会计基本理论和对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会计理论或会计行为,同时还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以发现错误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
会计假设面临哪些挑战和影响?
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之间已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脑网络来进行贸易和各种经济信息的交换;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也将更多地依靠Intranet来进行信息的沟通和管理。这样,便会直接导致会计所需处理的数据及其处理的过程,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并流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使传统的手工计算技术以及理论与方法体系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和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的挑战和影响
网络公司的出现突破了联合公司间空间和时间的间隔,而且分合迅速,联合、协作方式多样,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所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企业实体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现了企业兼并浪潮,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增多,大型工业生产的全球化合作,都使得企业的空间范围在无限地延伸和扩展。合并财务报表业务的出现,实质上是对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出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主体的财务状况,也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原有的会计主体理论。因此,将有围墙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现代企业,似乎有些不再合适了。
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的挑战和影响
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也使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的变化显得更为频繁和多样,使得研究与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本身就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性联盟体,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立即解散,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能切合实际。以上这些都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挑战,使企业对主体自身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估计和假定都面临考验。此外,信息时代将科学技术引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天地,受此影响,企业的兼并或分拆,资产重组或剥离变得愈加频繁,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假设,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假设面临的挑战和影响
在信息时代会计实现电算化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只需将各类明细信息搜集并录入计算机中形成一个具体而齐全的基础数据库,往后各种报告及报表可由计算机依据一定的指令从基础库中自动搜集、分类、汇总相关的数据制成,成本低廉。而企业只是在形成基础库的环节中花费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沉入成本,以后基础库中的数据被使用的频率越高,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报告和报表越多,单位报告与报表的成本就会越低。这与手工环境下,信息成本与会计循环次数成正比的情况正好相反。因而,从信息成本角度出发,信息时代已为缩短会计期间、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可能。因此信息时代对传统的会计分期要求将会有所改变。
货币计量假设面临的挑战和影响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上的交易也日渐频繁,为了方便结算,电子货币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地推广、使用,无纸化趋势将成为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这将对以某种纸币作为主要计量手段的传统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世界迈向信息化的过程中,网络将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快捷的信息传递使商品的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更为剧烈,1997年波及东南亚诸国的金融危机及嗣后全球股市的“多米诺”联动效应便是生动的写照。在这次危机中,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使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中要求币值稳定的前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前后各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也大打折扣。
3.新准则规范的会计假设已和国际趋同,你认为还应如何发展会计假设?
答: 会计总是为了适应一定时期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并与商业需要密切相关。进入信息时代,会计假设作为会计实务与理论的基础,自然应当适应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作出相应的变革。
1、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现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有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
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作为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企业,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或依照一定的协议而相互协作的企业,其内部各个部门明显地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可直接视作会计主体。其二,对于存在着共同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企业联盟体,如网络公司等,各企业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协调、高效地运作,因而也可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2、将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在电子技术日益强大的今天和未来,我们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财务报表的制作而进行烦琐的转帐、汇总等工作,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随时从相关的数据库中自动搜集并抽取有关的数据,生成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和报表,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每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同时段的损益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报告系统及时生成,使得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可以不断缩短,使管理人员及投资者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现在”的情况,而不是几个月前的过时情况。只要企业在进行持续不断的经营,每一时点或时段生成的财务报告,就如同数学领域中的“点连成了线”一般,连续不断地反映出企业经营过程的全貌。因此,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汇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分期传统做法,而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都已经是可行的了。
3、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商业行为也日趋多样化,会计应当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货币仅仅可以反映能予以计价和量化的事项,但企业中还存在大量不能量化揭示的事项,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经营理念为员工和社会的认可程度、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及经营技能的高低等,对于企业经营的成败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都应设法予以反映。因此,如果能在现行财务报表之外再增加一些价值信息,尤其是有关人力价值、知识资本和信息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将会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会计应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来更新报告和反映的方式,使会计活动的结果能真正达到其目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只会束缚会计的发展,我们应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去吸纳一切对会计发展有益的思想,使会计摆脱数字的局限,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