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1.资产减值和资产的关系是什么?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以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否则将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的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的费用的会计。要充分理解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应当从会计界关于资产定义入手。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
2.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资产的类别有什么关系?
资产减值计提:
首先,判断资产有无减值的迹象。“减值”就是价值降低了,比如说,一台机器,去年市价是20完,由于出现了科技含量跟高的新设备,咱们这台机器今年的市价大幅缩水,售价仅为12万。这就说明我的设备减值了。 有人会问,折旧也会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这当然是正确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减值,不包括正常折旧带来的减值。一般资产减值的幅度肯定比正常折旧大。
其次,确定减值的金额。减值金额=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账面价值=原始际值-计提折旧。
再次,计提减值损失。“计提”指计算和提取。上面讲的是计算。提取,指提取已经确认的发生的费用。发生费用就得支付,但是这笔钱现在压在设备上,不能支付,所以先提出来。处置设备时,再对计提科目冲销。
最后,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二级科目
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其他长期投资。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3.资产减值的规划有何作用?
资产减值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企业通过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陈旧毁损的实物资产、已经无望收回的债权等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当企业资产的账面成本高于该资产预期的经济利益,会计记录和反映这一笔资产减值损失是合理和恰当的,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也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我国现行阶段属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所以我国会计原则必须采用适度的谨慎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充分考虑市场风险,高度重视资产减值问题,消除资产泡沫,保证资产质量,避免企业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导致的“虚盈实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资产减值准备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国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尽管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的不明晰,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