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三、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四、促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内 容 摘 要
随着金融业改革稳步推进,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各家银行在传统的结算、储蓄、信贷等业务和行业服务方面差距并不大,但在高技术含量、高盈利、凸显综合实力的中间业务领域各显英雄本色,纷纷把发展中间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与国内其它商业银行相比,已是大大落后,今后农村信用社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那么在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过程中有那些困难,对这些阻碍中间业务发展的困难该怎样去应对、去解决,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国际商业银行,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只是微乎其微,只有“零点几”由次可见我们的中间业务收入与商业很行的差距很大。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现状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中间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农村信用社还是仅限于代发工资、代扣利息税、代办保险等业务品种,业务创新能力弱,构成上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中间业务为主,以上这些代理业务本身效益很低,代发工资手续费提取比率为零,代理农民的各类直补款财政也只是象征性的给付一点手续费,连业务成本都不够,代办保险的手续费比率略高一些,但代理的保险品种一般,开展起来困难,所以正当中间业务逐渐成为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宠”日益成为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收入的重要途径的今天,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提高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一、开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增加农信社的收益。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银行资本,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农村信用社可以利用农村信用社现有的资源,通过金融创新,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能力,达到资产多元化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二、开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增加农信社的资金安全和化解金融风险。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它的开展一般不增加资产负债的总量,而是以非信贷投入方式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农信社能够全面了解客户以降低信贷风险。农信社主要以村镇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单位为主要客户和重点服务对象,一般以信用担保为基础提供的信贷,一旦这些客户生产经营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农信社资产和利息收入,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存,所以多开展一些比较适合农信社需要的中间业务,因些可以弥补信贷风险带来的部分损失,得以保全农信社安全运营。
三、开展中间业务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市场在村镇基层,可以弥补商业银行不能触有的领域,发挥其独有的优势,积极拓展包括农业生产保险在内的多种中间业务,巩固农村金融市场,把中间业务作为农信社现代经济条件下与贷款业务并列的主业务之一,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一、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农村信用社经营理念存在偏差,普遍认为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才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因而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这种对中间业务思想上的不足和市场定位偏差,无形中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把中间业务当作“派生业务”、“辅助业务”等副带项目,没有把它作为独立产品来开发运用,农信社中间业务还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机性。
二、缺乏开办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需要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农村信用社员工现在的电子化操作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缺乏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国际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服务功能较弱。中间业务需借助于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内容的金融电子化才能以快捷便利的优质服务获得客户青睐,尽管现在信用社已经采用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因此经营中间业务的技术手段落后,计算机普及程度不高,应用现代通讯、电子技术管理中间业务的能力不足,大量的工作处于手工气操作状态,电子化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
四、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凭着高科技设备和人才,以及畅通的资金结算渠和存款通存通兑网络等独特优势,抢先占领市场,大量办理结算、代理、银行卡、理财及咨询业务等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已进入成熟期和快速发展阶段,而农村信用社员工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还未完全转变,各项制度和措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促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一、转变经营观念产,重视发展中间业务。要高度认识中间业务的地位和作用。中间业务既是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也是巩固和发展庞大客户群的主要手段。农村信用社要正确理解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辩证关系,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思路,将中间业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中间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和阶段性目标。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能,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作风,真正树立农村信用社大服务的业务观念产。要加强中间业务内外宣传,扩大中间业务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对中间业务认知程度,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健全组织机构,规范业务工作流程。中间业务发范围广、跨度大,管理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推动、协调和管理中间业务。具体负责制订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明确战略目标,提出政策导向等,重点是不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发展新的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以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通过调动和提高各级联社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形成高度重视的中间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良好氛围。
三、加快人才培养,提供人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应注意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优化人才结构,不断壮大中间业务专业人员队伍。在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现有员工业务素质,以适应业务需要的同时,从现有从业人员中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一定水平的人员进行再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中间业务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经济理论及公关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为开拓中间业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快电子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信用社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同时,要借助电子化及网络等高科手段,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创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加快产品创新,加大开发力度,充分考虑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市场需求、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集中力量抓好研究开发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竟争能力。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毕境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中间业务的成长还需要过程,在经济日益活跃的广大农村,单纯的传统存贷汇业务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应该着眼未来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以增加收益。发展中间业务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也毋需悲观,只要我们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的后发优势,发挥农村信用社多点多面、贴近农村的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取得更大的地步。
参 考 文 献
1、《黑龙江合作金融》,2010年第1期
2、《河北金融网》,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