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应用现状、问题
1、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
2、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3、缺乏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4、人员素质不高,安全保密意识薄弱
二、方法与对策
1、提高认识,真正确立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地位
2、做好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性人才,提高安全保密意识
4、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内 容 摘 要
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在替代手工会计核算以后,受到了广大会计人员的热烈欢迎。但是,从其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来看,与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根据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应用的现状、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应用现状、原因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在替代手工会计核算以后,受到了广大会计人员的热烈欢迎。但是,从其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来看,与企业相比,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应用现状、问题
1、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近30年的时间,但是在事业单位中由于对各种信息的敏感程度远远低于企业,使得事业单位从领导到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仍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表现在:一是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甚至有的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打出的帐比手工记的帐好看一些,搞不搞无所谓,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二是许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进行现代管理的一种标志,当作树立单位形象的一种手段,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会人员作为次要因素,只重视机的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不重视人员的培训;三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
2、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很多单位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仓促上马,使得系初始化先天不足,导致电算化系统“带病”工作,埋下许多隐患。
3、缺乏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运作,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相继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对于这些专门针对会计电算化的规章,许多相关人员并不知道和了解,因此,有时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违规了,但操作者不清楚,单位的领导也不知道,同时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更谈不上有部门监督管理了。还有不少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虽然知道国家制定的规章,但并没有真正地实施这些规章制度。比如有些单位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没有严格实行权限限制制度,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数据篡改留下隐患;有些单位人才缺乏致使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这一制度形同虚设;有些单位由于没有处理好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人员职能的转换问题,致使一些会计人员在岗位责任制度方面,职责不明,无从下手;还有些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机房,没有制定相应的上机操作制度等等。
4、人员素质不高,安全保密意识薄弱
首先,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表现在:(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与企业相比,老龄化明显。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而已。(3)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其次,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安全保密不够重视。在许多事业单位我们看到,许多装有财务软件系统的计算机仍然接入国际互联网,许多会计人员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上网打游戏,殊不知,电脑已经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病毒侵袭、黑客攻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二、方法与对策
1、提高认识,真正确立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地位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领导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先各级领导由其是主要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会计工作深远,只有领导“认识”下属才能“认识”。其次,会计人员一定要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记帐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能从记帐、算帐、报帐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资金评测中,进一步深化了会计职能,所以会计人员一定要深入钻研业务,真正做到精通财务软件、
2、做好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做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系统初始化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单位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性人才,提高安全保密意识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学了就能用得上,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落实培训效果,造就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二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对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授权等。
4、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上的混乱,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这个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1、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2、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管理制度及内部制度。3、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4、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等。
参 考 文 献
[1]胡顺才.浅谈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19卷(4)。
[2]钱静,徐峰.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7,21卷(2)。
[3]范唱白.会计电算化实际应用体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