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管理的特点
二、关于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内 容 摘 要
针对财务管理学的特点,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这四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质量。
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一、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实践性财务管理学的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财务管理产生至今一百多年来,其理论总是伴随着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例如,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英、法等国家的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因而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着重研究了筹措资金的问题;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普遍的经济危机,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资金的运用及有关企业的破产、重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
(二)跨学科性尽管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企业的资金问题,但由于它与金融学、投资学、经济法、税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的同时,必然要涉及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如金融学,由于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筹资和投资,随着新型金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开放性资本市场逐步完善,证券市场将逐渐成为微观经济组织寻求和提高理财效应的有利场所,为有效防范风险,增强竞争能力,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和投资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现代财务管理人员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构成中,必须掌握必不可少的金融知识,并对现代金融发展的成果和工具有较强的运用能力。
(三)性化改革开放以来,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西方管理模式和方法大量涌入我国,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大大加快了它们的传播速度,这本身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它的另一方面则是引发照抄照搬和简单模仿的陋习,并造成与水土不服或东施效颦相类似的后果。照抄照搬和简单模仿的最大弊端在于它们会逐渐抹杀掉企业的个性,而带有个性的企业管理很可能与企业的生死兴衰密切相关。
(四)动态和开放性企业及其财务管理始终是一个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要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再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过是暂时的或阶段性的,要从暂时的平衡和稳定中找到不平衡和无序,始终保持财务管理的动态和开放性。
二、关于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教学内容由于财务管理的跨学科性,因此,要搞好财务管理的教学,除了要系统的介绍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正确把握它与有关学科的关系,全面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学科的内容体系和发展方向,从而很好地处理它与有关学科的关系,如一些交叉重叠内容的问题。同时,由于财务管理的动态和开放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理论及实务界的新动态和新知识。透视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财务管理内容在不断扩大,新的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涌现。如跨国经营引起的国际财务问题;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财务问题;企业并购引起的并购财务问题;网络经济引起的网络财务问题;知识经济引起的知识经济财务问题等等。这些都应成为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二)关于教学方法针对财务管理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应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形式。案例教学通过专题或综合性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选择,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能够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开发学员智力;发掘学员内在智慧。但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若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方法当然最为清晰、明了;若已讲授完年金这一知识点,可搜集房地产公司提供的分期付款住房贷款表资料作为案例,以更好地复习掌握年金的概念及相关计算;若讲授用销售百分比法编制预期资产负债表,运用案例讲解,让学生参与计算编制,他们会掌握得更迅速。总之,应明确一点,没有适合任何情况的方法。而且,并不是财务管理中的每一知识点都可用案例教学法。
(三)关于教学手段当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提高教育科技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是实现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在西方国家,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在财务管理领域中作为决策支持手段的应用已经广泛开展。国家经贸委已做出战略布署,“争取用三年时间,初步完成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所以财务管理教学应做到既有手工的计算分析过程,又有电算分析模块。手工计算能起到全面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计算原理的作用;电算模块能强化学生运用现代化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这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除此之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提高了教学效率: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但大大减少了板书时间,从而节约了课时,而且因它具有图声并茂的特点,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四)增加图解教学的比重。图解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表形式向学生讲解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某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记忆比较困难时,此方法效果颇佳,学生学起简单,记起来不容易出错。例如:在讲解资金时间价值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分不清复利现值、年金现值的区别,更有甚者不知道何时用现值,何时用终值。如果借助图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复利现值和年金现值的区别:年金现值在图表上是每一个时间点上均有等额的支付发生,而复利现值则支付发生金额不等或只在一个时间点上发生支付。
(五)适当组织和调节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现有财务管理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加强各知识点的连贯性,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内容。如在讲解资金的时间价值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其在债券估价、股票估价、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内容纳入一并讲解,而将内容相对独立的财务分析、财务战略与预算等单独讲解。再如,在讲解筹资方式时,将商业信用纳入该部分内容讲解,逻辑性更强,结构更合理。同时,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与经济环境和法律法规联系紧密,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要,学生必须要掌握我国资本市场结构、运行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理解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因此,应对学生加强财务管理环境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深入,教师也应该将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六)关于考核方法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试时临阵磨枪,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必须改革考试方式。
1、采用多种考试形式除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采用开卷、口试、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减少死记硬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全过程的考核应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对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如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至两篇范文或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并结出分数,以考核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帮胜,入世与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2、王颍梅,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I],中国期刊网
3、张功富,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的“五个一”[J],四川会计,2003(3)
4、朱元午,关于财务控制系统的三维思考[J],新理财,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