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行会计教学工作改革的必然性(3-4页)
二、改进会计教学工作的几个途径(4-7页)
(一)重新定位教学目标(4页)
(二)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改进教学内容及教材内容(4-5页)
(三)改进会计教学方法(5页)
(四)改进考试方式(6页)
(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6-7页)
内 容 摘 要
摘要 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会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人,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会计教学 改革
对财经类中等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显得越重要,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们财经中专学校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批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如何改进会计教学工作,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成为财经中专会计专业课教师面临的焦点问题。现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进行会计教学工作改革的必然性
首先,现有外部环境要求进行会计教学改革。我国加人WTO之后,会计人员的素质面临挑战。一方面,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和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会计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财经中专学校教育必须要有根本性的转变。
其次,教学目标的转变要求进行会计教学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只注重“应知”“应会”,而忽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变能力差。因此,要彻底改变学校充电,社会放电的传统教育模式,树立以终生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在知识成几何级增长的同时,教师无法将学科的全部前沿知识向学生传授,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他们未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这些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能终身从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并根据变化的环境发挥其自身的潜力。
第三是不适应形势的教学方法及教材内容应当进行改革。从教学方法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单一的“输式”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的“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加之考核方式仅停留于卷面笔试这种单一模式,从而忽视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然而,在会计教材结构不进行改革、调整、创新前,要使会计教学方法彻底改革也确非易事。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极多,大多数教材结构、内容、实例均相似,特色缺乏,编写重复混乱,精品太少,缺少生动性,不能紧扣当前的制度改革,知识更新慢,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缺乏实践性训练的内容,有些会计学教材,错误颇多,甚至将例题金额印错,导致学生根据题目的意思去做,却得不出与教材的答案相匹配的结果。
第四,会计课程设置的滞后需进行改革。传统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培养中初级财务工作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在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的今天,也暴露出课程设置与现实要求的不协调。中专财务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依靠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进会计教学工作的几个途径
(一)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并深入发展,以充分注重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以终身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最终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富有一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财经类应用型或职业型人才。使学生们明白不仅要靠知识存量而且要靠知识增量,应提供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文档后能够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改进教学内容及教材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增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比重,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所设置课程的基础性、科学性、适用性,以便于学生从源头上理解会计学。合并过细的专业课程,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收基础》等内容存在重复性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删减,适当增加会计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每上完一门会计课程都可进行针对性的模拟实训,合理运用现代化和规范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使实践性教学自始至终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学校也应加强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企业作为教学实验基地,经常性的带学生到基地进行观摩,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使他们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会计教材的建设上,目前的会计教材大多只注重规章制度的讲述,内容重复多,缺乏新意,因此,会计教学要改革,要求作为教学依据的教材亦进行改革。教材的编写要生动、有趣,适当增加图表、原始单据图样等,以便于自学,教材所选用的案例要紧贴实际,所附的练习题,应增加各种学习技巧的训练,缩短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并保证相关数字资料的准确性,提高练习所用资料的仿真程度,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改进会计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向的互动,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可以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分析、模拟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授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和大胆质疑,这对于一个人的成材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如习题集、案例、会计模拟核算资料、教学版会计软件、教学录像等,并建立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换机制,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设置有一定开放度的教学内容。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变化,设置反映本地的会计及相关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常见错误为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对象的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思考,在专业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其教学可采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导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见解,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方式。这样做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求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改进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应该适应改进后的教学方法,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重记忆、轻思维的倾向。例如:可以引用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填制等操作题,结合应用会计模拟核算得分。卷面答题得分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侧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多出思考式、应用式的试题,注重实践性的考核,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卷面答题,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均可以,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现在,财经专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再是训练学生在文档时就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是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提高素质教育则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将培养学生做事与做人有机的结合。因而,在改进会计教学工作中要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虽然重要,但具体工作却十分平凡、琐碎,而且会触及许多方面的不同利益,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矛盾,甚至会遇到挫折和打击,应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会计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优秀品质,最终提高会计人员执业的整体水平。
总而言之,在会计教学工作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会计教育从理论型向应用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刘永泽,2000:《会计之友》第十期
2、孙光国,2004:《会计研究》第二期
3、朱庆芳,2007:《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云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
4、周扬,2004:《会计之友》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