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从当前现状论述会计工作中道德问题的几个特征
二、会计工作中出现不道德问题行为的原因及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危害
三、怎样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如何贯彻实际对造假行为进行综合治理
内 容 摘 要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道德的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就的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者,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与此同时,会计造假也是惊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此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发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者,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与此同时,会计造假也是惊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此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工作道德问题在任何方面都受到会计法律法规所制约。它一般被认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明显性。会计人员事先要接受专业教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会计人员是时常经济活动中的专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持续性。会计人员应熟悉会计业务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对会计事项是否合法的界限要清楚,在业务过程中严格把关,实行监督,拒绝办理和纠正违法会计事项。
三、对利润实行盈余管理。会计人员应按实际操纵利润分配问题。不能为了保持企业形象在亏损的情况下采用调节利润的手法成为盈利单位;也不能为了逃避所得税而降低其利润额。利用法律法规中不够明确之处,做出会计工作中不道德的事项。
四、规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中做了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填制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中,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五、相关性。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状况信息要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等。《企业会计制度》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导致做假帐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足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随意伪造、变更、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走向犯罪。
二、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有些会计人员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了解不深,墨守成规,不求上进、全法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道德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业务知识缺乏或知识比较老化,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即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三、屈从领导压力,被动做假
在目前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因此,单位负责人的道德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受授意、指使、强令,那么会计人员是不会主动造假的,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知识会计人员违背会计法规弄虚作假。因此,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而会计工作人员是处于被动的位置。
四、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为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做出政绩,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五、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会计造假被查处概率较低,即使被发现,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有限的。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严重不对称,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对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造假者就会产生造假的冲动和理由。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有赖于运行的游戏规则,但仅仅有法律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产生碰撞时,很多单位负责人往往走向经济利益。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一致,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监督机构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会计师事务所每年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难以形成有效的在监督机制。同时,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济发生冲突。
在企业会计中,由于工作人员主观上的原因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导致假帐或假数据,对社会和投资者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出现不道德问题完全是出于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道德素质问题而导致的。
会计工作中出现不道德问题的危害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损害投资者利益,会计数据造假,做假帐,不但对所需会计信息人士产生误导,而且人们据此所做出的决策也会产生错误。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是投资者投资的依据,如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真实,不可靠就会极大的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滋生贪污腐败,败坏党风政风。一些单位为了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设立“小金库”,将收费和收入,没有按照规定纳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私自分散在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自行掌握和开支,造成公款私存。有的没有帐本或票据不全,支出无明确用途,使少数企业领导为所欲为,产生腐败行为。
三、对国家财政收入产生一定影响。浙江温州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在A市的分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销售。2004念月该公司开始开发A市建材大市场,总开发面积65871.73平方米,2006年3月办理了竣工决算,开发总成本51049734.52元,单位成本774.99元。2006年的收入总额为27797712.00元。纳税调整所得额11571188.00元,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157188.00元。预缴企业所得税122569.00元。2006年平均利润率为4.16%。稽查人员通过调查发现A公司通过隐瞒补贴收入等方式共少申报应纳税所得额2085212.35元,抵减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125569.00元,实际偷逃税款565551.08元。2006粘月,A市国税稽查局依法对该案做出处理决定:对其偷逃税行为,除如数补缴税款外,按偷税款额的百分之五十给予罚款282775.54元,加收滞纳金29691.43元。在本案中,该企业妄想通过逃税方式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结果被稽查局发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怎样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如何贯彻实际对造假行为进行综合治理。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道德意识的觉醒需要强化会计诚信和道德教育。没有这一点,再好的法律制度也难以规范个人的德性和自觉行为。按照朱镕基总理"不做假帐"的指示精神,广泛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强化市场参与主题的诚信经营责任,倡导诚信经营理念.
二、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对自身思想品质、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锻炼,自我改造、自觉以会计职业道德原则来约束自身行为。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造假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控制体系。起内容有:1、组织机构控制;2、职务分离控制;3、授权批准控;4、人员素质控制;5、信息质量控制;6、财产安全控制;7、业务程序控制;8、执行控制;9、目标控制;10、凭证控制;11、纪律控制;12、内部审计控制。其次,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整情况的书面证明。在经济活动中,非法取得或填制、伪造和变更原始凭证骗取收入,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结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治理造假,应从原始凭证这一源头开始。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填制原始凭证,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报送会计机构,而会计机构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帐凭证入帐,对不真实、不合法的票据,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一但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会按照有关条款想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节制失信行为,在者,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这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雨其造假收益。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
总之,诚信能否被社会广泛接受,关键是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所以对未来我们应持乐观态度。自上个世纪以来,潘序伦先生就在中国会计界最早倡导了诚信理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 考 文 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
2、财政部会计司
3、<<新编工业企业会计>>(修订本) 陈轶群 章(璞奠) 陈建中 编著
4、<<会计学原理>> 吴水澎 主编 (厦门大学教学用书)
5、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