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诚信理财是造就世界级企业的历史呼唤——(1—3)
二、诚信创造价值—————————————————(3—4)
三、企业对谁讲诚信————————————————(4—5)
四、诚信理财,塑造世界级企业的财务品牌——————(6—7)
内 容 摘 要
一、诚信理财是造就世界级企业的历史呼唤
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需要诚信理财。从诚信的含义阐述:1、以诚待人取信于人是改善生态、改善经营环境,达到谋得财富增长的结果;2、诚信优化机制是对市场经济基本法则的遵从,诚信的制度文化不仅有利于优化市场机制而且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机制;3、诚信降低风险,诚信直接作用于降低对人们相互之间未来行为预期的不确定性,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诚信创造价值
企业的发展讲述诚信,除外部环境的制约个影响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识,充分认识诚信对于创造企业价值的作用,从商品的社会属性进行论述。
三、企业对谁讲诚信
企业能做强做大,达到世界级企业,必须对股东、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讲诚信。对利益相关者讲诚信综合起来就是对社会的诚信。一个对社会诚信的企业,一个取信于社会各阶层并在民众中具有良好口碑的企业,才能塑造出自己很高的品牌价值。
四、诚信理财,塑造世界级企业的财务品牌
企业对社会讲诚信,创造出世界级企业。其构成要素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良好的财务状态、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决定企业的财务竞争优势。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意味着企业的以诚待人。良好的财务状况意味着企业有利于人。是企业机体健康的表现。企业财务状况越好,有利于人的程度越高,伴随而来的必定是企业的价值越大。为企业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塑造作基础,诚信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社会的进步尤显重要。
诚信理财
一、诚信理财是造就世界级企业的历史呼唤
近年来,不诚信的行为如同瘟疫一般在全社会蔓延,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投资者血本无归、合作者反目成仇、社会经济秩序紊乱、经营行为劣胜优汰。而在我国,由于这一切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人们很容易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利益主体都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自利,难免损害他人,其实不然。
任何一项经济制度,除了具有法律基础以外,还具有道德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基础比法律基础的影响和作用更广泛、更深远。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决策主体高度分散,人们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作为一个人们利益关系的契约集合体,一个拟人化的法人实体,也要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和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财务角度来看,就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从自然人到法人的逐利动机,是构成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大家都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下逐利,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肯定相互影响,互利行为与互损行为必然发生。当互利行为普遍,就矛盾缓和、关系协调、互相开放,人们充分享受到市场经济下分工与交换所带来的好处,反而会受制于政府管制与垄断经营。互利与互损的博弈,受制于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基础。在法制健全、道德规范的条件下,损人者要付出利益上和道义上代价,产生损人不利己或者损人害己的结果;利人者要得到利益上和道义上的提升,得到利人利己或利己利人的结果,从而使互损行为受到遏制,互利行为得以发扬。
诚信有三层含义:以诚待人,有利于人,取信于人。以诚待人是与利益相关者坦诚相见,不刻意隐瞒自己的追求甚至行为;有利于人则是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及结果对利益相关者有利;取信于人就是言必行,使主观预期与客观结果之间的差距最小化。三点具备,才是诚信的完整含义。首先,诚信改善生态。俗话说“和气生财”,这句话蕴涵了只有改善经营环境,才能谋得财富增长的深刻道理。自然生态的平衡是在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形成的,谁要是人为地破坏了这种平衡,谁就会招来自然界的报复。道家所谓“天人合一”,讲的就是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讲“生财有道”,为什么不讲“取之有术”或“生财有术”?因为道是根本,术是枝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者社会价值大,寡助者社会价值小。人类很聪明,但是聪明有大小。小聪明谋求自家权益,旨在取利于人;大聪明立足共同发展,旨在取信于人。小聪明往往过于利己,难免损人,只能得逞于一时;大聪明常常做到利他,惠及四周,必将受益长久。
其次,诚信优化机制。一个“道”字,说明做事要顺乎自然,行为要遵循法则。什么是市场经济之道?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商品等价交换的互利方式来促进人类的分工与协作,分工与协作程度加深、范围扩大的结果,是巨大财富的形成,从而不断指向人们所追求的利益。其中,“等价交换”、“互利”、“分工与协作”都离不开诚信。市场经济是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机制的形成一靠法律层面的制度,二靠观念层面的道德规范,二者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就是市场机制的基础。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要用“看不见的手”来使人发狂、教人灭亡。纵观世间,多少市场英雄昙花一现!怎样才能使企业持久发展、长盛不衰,这是困扰无数企业家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说难是难,说不难也不难。市场经济有自身的规律与法则,人们只有遵从它,才能有所作为。谁忽略了它,谁自以为无所不能,谁就不能保证持续经营,君不见,“天令其亡,先令其狂”。“狂”使人长久地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而看不到前方的险境,“狂”使人过度地自信与骄傲并脱离实际,“狂”使得企业忘记根本,忘记诚信。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对市场经济基本法则的遵从,诚信的制度文化不仅有利于优化市场机制而且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机制。所以,诚信是世界级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
再次,诚信降低风险。诚信的直接作用在于降低对人们相互之间未来行为预期的不确定性。对农民而言,四时不负于人,才有五谷丰登;对商家而言,承诺不负于人,才有顾客盈门。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信用链,无论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一旦引起社会信用失效,就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或经济崩溃。惟有诚信,才能巩固信用链,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诚信创造价值
既然诚信能够改善经济生态,优化机制,降低风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或者个人不愿意讲诚信?难道他们连“和气生财”、“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显然不是。就在企业的角度,逐利是其本性。只要能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损人利己的事也会有人做。因此,要求企业讲求诚信,除了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企业领导到全体员工的共识,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诚信对于创造企业价值的作用。
商品价值具有社会属性,由人类抽象劳动所创造。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现实中人们对商品价值的评估基于三个视角:成本视角,收益视角,市场视角。成本视角是历史视角,它着眼于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要素的价值;收益视角是未来视角,它着眼于商品在未来使用期间的增值;市场视角是现时视角,它着眼于商品在供求关系中的均衡点。虽然从技术上看,三个视角对商品价值评估的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商品的实际价值最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对具有实物形态或体验形态的一般商品而言,其价值的最终确认,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度。在这里,诚信要素含量高的商品品牌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而能够实现更高的价值。对具有复杂形态的特殊商品—企业—而言,其消费者就是投资者,其价值的确认,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样,诚信要素含量高的企业品牌更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因而能够实现更高的价值。所谓诚信创造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三、企业对谁讲诚信
企业要对股东讲诚信。企业对股东诚信,就是要向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利于股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降低股东对企业投资的风险,有利于提升股东对企业的信任度,有利于树立股东对企业的信心。如果企业向股东隐瞒真实情况,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有损于股东利益,会失去股东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即使盈利,也要破坏预期。当股东们不能够干预企业的行为时,必然撤出投资,企业股票价值肯定下降。反之,企业对鼓动诚信,披露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取得股东信任,在经营发展正常的情况下,有利于形成投资者的良好预期,促使企业股份升值。有人说中国股市对财务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率的,股民的投资是非理性的。对此,本人只赞成前半句。如果把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说和后来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对比,能看到几家能保证实现当初的预期?又有几家的财务报表是可信的?连国家总理都要大声疾呼“不做假帐”,又怎么能指望股民们一定要根据上市公司的“帐面业绩”去投资呢?
企业要对员工诚信。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的。员工对企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激情、辛勤劳动和生命历程中的美好时光,期望得到公平的回报并实现人生的价值。企业对员工诚信,就是要对员工的付出给予公平的回报,为员工的成长和价值实现创造机会。员工信守对企业的承诺,是企业落实工作责任、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保证。企业对员工诚信,是凝聚人心,激发和释放员工能量,使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力之源永不枯竭的保证。
企业要对债权人诚信。企业对债权人诚信,就是要履行借款协议,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控制风险,让债权投资者本有所归、利有所得,以保证债务资金流得以源源不断地注入企业。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诚信也是相互的。在债权人那里,企业有资信等级和诚信记录,对于资信等级高、诚信记录好的企业,能够得到更为优惠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企业要对顾客诚信。企业经营的商品价值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顾客。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造就顾客”。在他看来,“顾客是企业的基础,并使其得以生存。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正是为了向顾客提供商品,社会才将创造财富的资源委托给企业。”企业对顾客诚信,就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既要创造直接满足顾客消费需要的使用价值,兑现其性价比承诺,又要创造为顾客带来财富的新价值。
企业对供应商应诚信。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生产资料甚至商业信用,帮助企业完成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对供应商诚信,就是要坦诚相见,言行一致,履行协议,做到双方互惠互利。
企业要对政府诚信。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责任和权力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对于遵纪守法和诚信的企业,政府会为其生存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优惠政策,企业对政府诚信,就是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诚信综合起来就是对社会的诚信。企业的存在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而且体现在社会上。一个对社会诚信的企业,一个取信于社会各阶层并在民众中具有良好口碑的企业,才能塑造出自己很高的品牌价值。
四、诚信理财,塑造世界级企业的财务品牌
品牌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是产品品牌,其附着对象是产品;广义的是企业品牌,其附着对象是企业。广义品牌亦可称综合品牌,其中包括有地域甚至名称差异的产品品牌,代表企业竞争优势的管理品牌和职能品牌。其中,智能品牌有研发品牌、营销品牌、财务品牌等等。
财务品牌代表的是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财务状况,财会队伍素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良好的财务状况,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决定企业的财务竞争优势和高价值的财务品牌。
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是可靠性与相关性。可靠性决定信息的可信程度,相关性决定信息的可用程度。及时提供可靠并且相关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诚信的最好宣示。中国上市公司的可信任度如此之低,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有重要关系。提高和保证企业会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承担着具体的信息质量责任。
如果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意味着企业以诚待人,那么,良好的财务状况才意味着企业有利于人。企业财务状况表现在其盈利水平、盈利能力、资金效率、偿债能力、支付能力、筹资能力等方面。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企业机体健康的表现。企业财务状况越好,有利于人的程度越高,伴随而来的必定是企业的价值越大。
判断企业是否诚信,并不在于其一时的盈利水平或分配数额多么诱人,而在于其对未来的规划和预算的实现程度,在于企业的主观预期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吻合程度,在于企业把握未来的能力。一支高素质的财会审队伍是做到这一点的保障。财会审人员的高素质体现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有先进的理财观念和内部控制观念,掌握现代化的理财技术与手段,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能力。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责任感和对共同利益的忠诚度。
财务的本质是要处理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处理贯穿于日常财会审工作过程中。处理好了,共同利益得到增长,理财有了成效,作为企业品牌重要方面的财务品牌就树立起来了。对于那些立志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中国企业的财会审人员来说,必须用一点一滴的诚信去塑造出企业世界级品牌。
参 考 文 献
作者:杨世忠 《诚信理财,塑造企业财务品牌》;选自《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