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内 容 摘 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发展力的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业务的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对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促进的大问题.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结合实际,围绕中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况,就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发表个人的浅谈。
关天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职业道德本质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人员的“职业之道”,即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职业技能和技术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具备的必要知识、方法和技能。没有基本知识难以了解会计和会计工作,没有基本技能就不能胜任会计工作,没有基本条件(如会计从业格证书等)则不能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之德”,即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职业品质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品质、作风、态度、良心、职业观念、职业责任、职业义务和职业荣誉等。会计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会计职业内部、会计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会计职业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社会关系,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是基础,职业品质是根本。没有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和技术,其优良的品质难以得到表现;没有优良的职业品质,再娴熟的职业技能也难以为社会服务。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只要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严守职业道德,就能遏止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现象,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意义。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人员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执业的基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健。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才是最重要的,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是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会计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会计行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看法才能改变,会计的形象才会改善,会计的地位才能提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一、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后果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规定了会计从业人员在履行公职中应当怎么样或不应当怎么样。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当前,人们痛恨虚情假义,倡导诚信,呼吁从业人员遵循职业道德,但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利益驱动,诚信缺失会计人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妥协,违反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未能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有相当多的会计人员认为应作好“技术处理”以使单位负责人意见得以“巧妙”实施。有的在面对外部监督时,甚至作好所谓“协调”、“配合”,使监督弱化以至流于形式。另外,在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还有发生在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业面临着“诚信危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牵出了相关的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现状,是诚信缺失的表现。2、会计法制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如单位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但这种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3、财会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我国1000多万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0%,其余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四,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 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道德风险,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 二, 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 三, 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将会计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规范和约束自身会计行为。 四、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机制,强化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表彰和惩罚,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五、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各单位要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而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体系。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治企。应严格执行《会计法》,对违反《会计法》的单位应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应充分运用自己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家所赋予的职能,根据《公司法》、《税法》、《银行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符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应当予以奖励;对于道德败坏,利用会计工作之便贪污受贿、通同作弊的会计人员应当严惩不怡。 3、认真开展保先教育,共建和谐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会计行业的共产党员应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每个党员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会计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带领和引导广大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共同构建和谐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4、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通力协作,要发挥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人大、政协、群众组织、广大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要弘扬正气,打击歪风,形成全社会都关注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
参 考 文 献
[1] 韩传模、郝景昭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M〕. 会计研究 2002(5)[2] 崔秋霞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途径〔M〕.经济师 2006(12)
[3]《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杨智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