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内涵及特征
(二)社会保险基金现行核算制度中的局限性
(三)改进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内 容 摘 要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费收支会计核算的依据,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现行核算制度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资产、负
债与运行情况。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
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将社会保险基金核算纳入政府的核算体系中, 并考虑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关键词: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 社会保险基金
(一)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内涵及特征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构成
从广义上讲, 我国社保基金包括三部分, 分别是基本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1) 基本社会保险基金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这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构成部分, 也是狭义上所指的社会保险基金。
我国基本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的是以财政专户为管理手段的行政化管理方式, 由税务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后划入财政专户管理, 具体经办机构为设在各地劳动部门下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 企业年金基金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企业年金收入在职工养老保险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辖的社会保险基金。为提早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给社会保险制度带来的风险,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等方式筹集的社会保障资金, 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 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
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特征
(1)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主体的多样性。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主体内只有一个会计主体,但是在我国颁布的有关制度中经办机构与社会保险基金是不相同的,基金经办机构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所以基金经办机构会计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要分设,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主体。
(2)社会保险基金会计银行存款账户的分列性。一般企业在银行的账户可收可支,具有结算功能。
(3)是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平衡公式及会计要素的特殊性。国际上会计平衡公式一般为:“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或“资产=资本+负债”,而由于我国社会保险会计的独特性,它的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基金”,这样才能反映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特点。
(二)社会保险基金现行核算制度中的局限性
1.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混乱。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政府财政、社会保障与审计等部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和监管不力的问题,出现了社会保障资金挪用、浪费和投资不能及时收回的现象,存在全国几千万职工“保命钱”的支付缺乏保证的危险。具体表现在下列问题上:A、社保基金充足性保障的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规模还小,资金不充裕。在现行的制度下,基金的筹集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匮乏B、挪用社会保险基金,地方政府违规现象频繁, 国家有关部门对社保基金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骗取或违规支付社会保险金等问题时有发生,少数地区存在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现象,大部分用于财政支出和违规投资。C、违规投资,有些社保基金管理部门把基金借给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甚至个人办经济实体,有的动用基金做房地产生意或炒股票,造成利息损失或投资风险,部分地区甚至采取了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投资。这些挤占挪用资金大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委托金融机构贷款或自行放贷、投资八股和经商办企业,有的已难以收回。
2. 会计要素名称规定的不统一、不规范。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要素: 资产、负债、基金、收入和支出。企业年金基金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计核算要素: 资产、负债、基金权益、收入、支出。同为社会保险基金, 虽然基金来源和运营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区别, 但其总体目标和本质是一样的, 各会计要素的内涵也基本相同的, 因此各基金会计的核算要素应统一名称, 这样既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会计信息, 也便于不同基金之间的比较分析。
3. 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充分, 不公开。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公民委托政府或有关部门管理的信用资金, 其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关系到每个参保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应公布于众, 使相关利益者能够及时得到、利用会计信息。定期向公众披露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是社会保险制度自身的要求。
(三)改进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策建议
(1)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一是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立法,创建依法理财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预算、金库、财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实行会计集中统一核算提供全面和完整的法律依据。二是开拓创新,打造财政信息平台。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集中统一核算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延伸和补充。三是深思熟虑,改革预算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推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深思熟虑地制定统一可行的经费开支标准,强化财政监督。要加快实行部门预算的进度,要制定科学的经费开支标准,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2)将社会保险基金核算明确纳入政府核算体系。从属性上来讲,社会保险基金具有公共产品的职能,所以如果将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囊括到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中,这与社会保险基金本身的属性是统一的。在传统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开支是否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是受托责任的第一个问题。社会保险基金核算使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记录收支,可认为是核查政府履行责任情况的确切依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工作的执行部门可以是社会保险经办部门,会计核算可借鉴西方基金会计的核算模式,即由社会保险经办部门独立核算基金收支,独立编制会计报表,通过编制合并报表的方式将这部分基金纳入政府会计报表当中。在国家的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政府会计改革,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体系也应满足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
(3)实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实践证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执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核算基础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弥补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现行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存在不足,满足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的需要,而且又能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经办机构增进绩效。我们就拿企业年金来做个例子, 从年金基金运营的目的看, 企业年金基金是非营利的, 不存在所有者权益, 基金收入和费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配比关系。但是, 企 业年金基金与一般非营利组织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一般非营利组织其供款者与受益者之间不存在着对应关系, 而企业年金基金则不同, 其供款者与受益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其次, 一般非营利组织对其资源没有保值增值要求, 而企业年金基金有保值增值的要求, 只有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才能为职工养老提供保障。企业年金基金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年金基金会计在要素核算上, 类似于企业投资者投入资金或分配股利只能增减所有者权益而不能计入收入或费用, 企业年金基金供款者投入的资金或支付给职工的养老金只能增减净资产, 不能计入收入或费用。由此, 企业年金基金收入和费用要素都是特指基金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 如存款利息, 债券利息、股利、各种交易费用等, 而这些收益或费用实际收到或支付时间往往与其取得或形成时间不一致, 按收付实现制就不能真实反映各个时期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状况。因此,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要客观反映企业年金基金余额的运营状况, 对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产生的收入、费用就应按权责发生制核算。
另外, 应明确企业年金基金运行中各责任人在披露会计信息方面的责任和披露的内容、格式,信息在各责任人之间传递程序等方面的规范, 使准则更具操作性。进一步充实信息披露内容,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信息应由资产负债表、年金基金投资收益表、基金收益分配表、基金投资组合表构成。
如今已经是信息共享,传媒发达的时代,我们大大可以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渠道定时披露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同时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活动的监督,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效率。
参 考 文 献
周咏梅, 康进军, 李欣. 企业年金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 ] . 当代财经
陆建桥 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会计研究
林治芬, 宋志华. 中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比较研究[J ] . 会计研究,
侯旭华等.基础会计原理与实务[M]
石金明.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J].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基础探析[J].
曲洪山等.新编会计学基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