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应收帐款,是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帐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它因赊销而产生,它为企业带来了利润,增加了成本,也带来信用风险。根据我国目前信用体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的经济环境状况,应收帐款不断增长,造成大笔的应收帐款成为呆帐,坏帐可能性很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上市公司如何有效的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管理,收回货款,及时转换为现金成为企业理财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是介绍应收帐款管理的理论分析。主要概述了应收帐款形成的原因,应收帐款的必要性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和有效管理公司应收帐款的途径,接着,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现状与特点,然后是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成因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应收帐款、信用政策、规划与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应收帐款融资、应收帐款票据化、应收帐款证券化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4
第二章 应收帐款的内容及形成的原因..................................4
第三章 加强企业威收帐款管理的策略................................4
第四章 结 语.......................................................6
参考文献...........................................................7
引 言
应收账款管理是流动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通过赊销、委托代销和分期收款等商业信用的形式,可以扩大销售、减少存货.并因此增加销售利润。但是,一旦购买方不遵守信用,加上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力,应收账款就可能成为企业的不良资产。应收款项账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何有效地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及时转换为现金流,成为公司理财关注的热点。
第二章 应收帐款的内容及形成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为扩大销售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赊销即是重要方式之一,赊销带来了应收帐款。应收帐款是指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供应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向客户收取的全部价款及价外费用,如代垫的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增值税等。它是企业用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销售;二是减少存货。所以它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另一方面也因为赊销的货款收不回来,形成了呆帐、坏帐,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对于企业来讲,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参与竞争,都有不能仅注重正面效益而忽视反面效益,而应求最佳效益。因此,对应收帐款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最佳的营销策略,达到最佳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常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式去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很多企业又故意拖欠账款,市场信用体制又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赊销本身是有风险的,这种赊销风险就是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加强企业威收帐款管理的策略
针对上述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管理.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
1.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国家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以保护有关企业单位的利益。对有意长期赖帐的或实行假破产,真逃债的企业或个人.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其违约成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金融部门、质量部门等,实行资源共享,对企业不良信用记录进行通报,并开放给相关企业或个人,形成一种诚信经营的环境。
2.加强对员工培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的识破、化解、防范,必须是管理层重视。全员参与.因此有必要定期对销售流程涉及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进行案例分析与讲解,有效识破合同陷阱和漏洞,识破、防范、化解销售风险。
3.实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相关责任要将销售催款,明确为销售部门职责。将销售回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计算超期应收帐款的利息,从销售人员奖励中扣除,或对超期的应收提取一定准备金,从当期销售人员奖金中暂时扣除,直到收回为止。·
明确销售部门、商务部门、财务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的责任,针对应收帐款管理制定相应考核指标。
4.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委员会
成立独立于销售、财务、审计之外的信用管理部门。其职责主要是客户信用评估、授信审核、风险控制、应收款项催收、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及销售信用额度的审批工作,发货审批及信用动态管理工作、应收账款跟踪、逾期账款的催收及公司坏账拔备工作。
信用管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全程跟踪、监督,进行预测和控制风险。对预测存在风险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必要时提出诉讼要求和提供相应的法律证据。
5.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使销售有章可遁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即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确定信用标准。确定哪些客户可以授信赊销,哪些客户不行。信用条件是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适当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但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
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椐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2)建立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体系。对于申请信用额度大的客户要求提供财产担保授信前要收集客户基本注册情况(工商、税务等),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以确定是否授信。以及授信额度大小。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等,以及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
对于已授信的客户定期评估,根据信用记录,经营状况,及时调整。
对于申请信用额度大的客户,要求提供财产担保。
(3)确定信用额度、发货审批流程以及相关审批权限
对客户申请赊销授信、到授信批准与否;从销售合同评审、到发货审批,均要求有规范的审批流程;对于流程中相关岗位要明确相应权限。对正常信用期、信用额度内发货,谁签字有效;超期、超额的发货,谁签字有效.均要进行适当授权,明确正常审批与特别审批。
(4)明确信用额度审批、发货审批中各岗位职责在接受客户的信用申请,到授信批准与否;从销售合同评审、到发货审批,销售人员、信用管理人员、商务人员、财务人员相关职责要明确。
6.检查落实销售流程相关内控执行情况,确保执行到位信用管理部门与销售部门、商务部门、财务部门紧密合作,严格按内部控制制度行事。
公司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审计,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适当的授权批准;业务记录与书面记录相符;相关关健控制点执行有效。
7.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
定期与客户对帐,每月进行应收帐款帐龄分析,对于超期的应收帐款进行不同形式的催收;对于信用恶化的,进行起诉和诉讼保全措施。
8.对于出口商品,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有可能的可作保理
对于出口商品,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有可能的可作保理,把企业所不能预料的重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保理公司,使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降至最低。
9将应收账款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国际上解决应收账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应收账款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的重要创新。
第四章 结 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上市企业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同时开拓企业融资理财的新渠道,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秦一钦 企业加强应收帐款的研究 《科技信息》2007年08期
2.贺 凯 中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信息内涵研究 《会计报》2006年
3.范 京 中小企业应收帐款管理研究《审计月刊》2006年17期
4.荀爱英 我国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质量现状《会计师》2007年06期
5. 余西平 加强应收帐款管理,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中国外资》2009年10期
6. 查达平 我国发展应收帐款保理的对策研究《软科学》2004年04期
7.谢获宝 试析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证券化管理《科学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