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指标的财务比率,是杜邦体系的核心。其他指标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通过彼此间的依存制约关系,而揭示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其前因后果。该指标的高低取决于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与权益乘数。
主营业务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提高主营业务净利率是提高企业盈利的关键,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主营业务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保持原有销售量的情况下,如果新增销售一件商品,收入增长率小于成本费用增长率,那是不可取的。
总资产周转率揭示企业总资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综合能力。企业应当联系主营业务收入分析企业的资产使用是否合理,结构中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安排是否适当。
权益乘数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的关系。权益乘数越大,说明企业的负债程度越高,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偿债风险。
2、沃尔比重评分法
它是通过对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化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评价。
五、财务报表分析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
A公司的08年年报资料如下:
资料一 资产负债表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项目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52759.41
320848.98
短期借款
1000000
1000000
应收账款
567342.43
712559.83
应付账款
2308513.02
2083033.72
预付款项
31450
31450
预收款项
13543.96
86828.96
其他应收款
743803.83
340305.84
应付职工薪酬
180686.87
260513.37
存货
1675859.68
12081902.95
应交税费
0
5148.09
其中:原材料
1675859.68
12081902.95
其他应付款
20911267.69
20841501.58
库存商品
0
0
流动负债合计
24414011.54
24277025.72
其他流动资产
10484357.22
12081902.95
非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13555572.57
14859628.41
长期借款
4700000
5150000
非流动资产:
专项应付款
912334.70
1308382.30
持有至到期投资
700000
498224.61
非流动资产合计
5612334.70
6458382.30
固定资产原价
59697485.82
58780337.06
负债合计
30026346.24
30735408.02
减:累计折旧
7691215.70
7168883.93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净值
52006270.12
51611453.13
实收资本
20000000
20000000
减:减值准备
其中:国有法人资本
20000000
20000000
固定资产净额
52006270.12
61611453.13
资本公积
32263800
32263800
在建工程
14986316.45
16026544.74
未分配利润
-1658987.10
234446.67
长期待摊费用
13000
237803.80
所有者权益合计
50604812.90
52498246.67
非流动资产合计
67075586.57
68374026.28
资产合计
80631159.14
83233654.69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80631169.14
83233654.69
资料二 利润表
项目
行次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总收入
1
13709116.90
10101731.55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2
13337168.32
10101731.55
其他业务收入
3
371948.58
二、营业总成本
4
16027754.61
9663105.31
其中:营业成本
5
14235848.42
7532590.13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6
14235848.42
7532590.13
其他业务成本
7
销售费用
8
127890.77
195269.42
管理费用
9
1236093.24
1412714.76
其中:业务招待费
10
83453
173381.14
财务费用
11
427922.18
522531
其中:利息支出
12
484973.71
523245.05
利息收入
13
1062.42
2239.45
三、营业利润
14
-2318637.71
438626.24
加:营业外收入
15
438113.62
3500
其中:政府补助
16
437020.62
减:营业外支出
17
12909.68
151036.3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18
9809.68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19
145859.81
债务重组损失
20
100
四、利润总额
21
-1893433.77
291089.94
减:所得税费用
22
五、净利润
23
-1893433.77
291089.94
六、每股收益
24
七、其他综合收益
25
八、综合收益总额
26
-1893433.77
291089.94
资料三 现金流量表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5606851.57
11858532.15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52287.80
162917.30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6559139.37
12021449.45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1948919.87
10024413.12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2487729.22
2311051.31
支付的各项税费
241510.01
149346.28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705186.05
1498344.0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
15383345.15
13983154.8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75794.32
-1961705.35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650250
1643855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101500
投资活动现金现金流入小计
650250
2745355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362594.02
535606.65
投资支付的现金
270000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52688
88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415282.02
893606.6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4967.98
1851748.35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2200000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623070.08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623070.08
2200000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928285.50
2406000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469236.35
126524.56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9044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301921.85
2532524.5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78851.77
-332524.56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68089.57
-442481.56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320848.98
763330.54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52759.41
320848.98
资料四 关于企业一些重大情况的说明
该企业是由某几国企通过申请国家项目,投资建立而成。为了保证国家项目的顺利验收,必须按照项目申报时的计划去投资,资金大多投资在固定资产上,从而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去运转。该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生牛奶和牛。
从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年末的总资产为80631159.14元,其结构为:30026346.24元来源于债权人权益,50604812.90元来源于所有者权益。债权人占资产的比例为37.24%,所有者权益占资产比例的62.76%。
针对A公司的08年财务报表情况,做如下的分析:
(一)存货的管理 存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农产品、库存商品、分期销售发出商品等。在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部分可以看出,原材料库存为1675859.68元,占了流动资产的12.36%。该公司08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3337168.32,月平均每月为1111430.69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原材料的库存金额已经占据了超过企业一个月的收入。
1、存货管理的目标:争取以最优的库存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该企业应该充分将存货在存储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再根据货物保质期、需求量、采购成本等因素,建档管理。
2、存货采购的原则:针对保质期长,单位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采购量;针对保质期较短,使用量较少的物资,应该根据小于有效保质期内的需要量制定采购计划;对于季节性收购的粗饲料,应该充分抓住收获的季节,批量采购,保质保量,拒收不合格原料,宁缺毋滥。
3、存货管理细节:该企业应该充分将存货在存储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再根据货物保质期、需求量、采购成本等因素,建档管理。针对易腐烂,不易保存的物资,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是听取专家的建议。
4、存货领用的管理:在物资的领用中,辅助生产工具应该尽量控制和加强人员监督,防止恶意破产生产工具,以领取新的生产工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主要原材料,制定单位目标日耗用量,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主要原料的供应。
通过对该企业的存货管理调查发现,该公司奶牛场进场物资,并没有经过严格登记的情况。在保管员和畜牧技术员职责分工上,存在不清楚的情况。一间精料房,同时几个人拥有钥匙。物资如果出现丢失的情况,根本找不到直接的责任人。另外,公司在每年春秋两个季节进行玉米青贮的收购,但在青贮的制作上,并没有制定专人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导致青贮腐烂严重,不得不选择当做垃圾处理,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财力。
(二)应付账款的分析 A公司的年初应付账款为2083033.72元,年末应付账款为2308513.02元,本年应付账款净增加了225479.40元,增加了10.82%。应付账款的支付,离不开库存现金的支持。由于A公司货币资金非常紧张,该公司库存现金的期末余额只有52759.41元,根本没有办法全额支付供应商货款,应尽量向供应商多争取信用条件,另外在供应商的付款管理上,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情况付款:
1、大供应商优先。企业往往有一些较大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供应了各类主要物资,所以在付款时应该优先考虑。一旦断货,就会造成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2、独家代理优先。许多企业都专门设有企业的地区总代理,这些物资只有通过总代理购买,其他市场并没有销售。比如说,治疗某中疾病需要的药物,你只能去总代理处购买,生产厂商为保护代理商的利益,并不对外出售货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得优先考虑付款。
3、账龄长,且还有合作往来者优先。一些供应商,因初次合作,不断增加货源销售为主,一般不急着催款。企业针对这样的供应商,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就不愿主动支付货款。但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它一旦成为了你的主要材料供应商,你不再支付货款,可能就面临断货的危机。
(三)职工薪酬的管理 职工薪酬往往是许多企业老板不重视的问题。企业职工为老板辛苦的工作,考虑得最多的就是自己领取的报酬。从A企业的报表上,看出年初职工薪酬余额为260513.37元,年末职工薪酬为180686.87元。企业并没有完全支付企业职工工资。企业职工在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该完善工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对老员工实行给与工龄工资,让员工对企业有信心,让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只有员工在薪酬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才能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去减少原材料、生产工具的浪费和恶意消耗,认真爱护企业的各种资产,减少各种维修费的支出。所以,合理管理职工薪酬,也是节约成本的一个关键。
七、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
通过财务分析,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充分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但另一方面财务 报表是针对过去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的反映,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企业的经济走向。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务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为依据,财务报表是各种数据总分类的结合,在分析时,反映了总体的情况,了解不了更深入的经营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只有在财务报表是真实的情况下,才能让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正确性得到可靠验证。对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客观性,除了内部审计外,主要依靠外部审计来解决。在审计严峻的竞争环境中,要想多取得审计收入,就得多招揽业务,往往存在不正常的竞争,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客观性。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讲究可比性。而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都是以假设某一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的。一旦这一因素发生改变,分析基础变没有可比性。
(四)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
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政策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对外投资的确认方法等。
(五)企业经理层政绩考核的影响
在大多企业,每年都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政绩考核,据此作为发放奖金的基础。为了取得利益,只能让财务人员编制出不真实的财务报表。另外,国企领导的提拔重用,更是要进行政绩考核。
针对上述种种局限性,我们在财务分析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弥补措施和改进对策。
(一)充分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应该把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支持,尊重财务分析人员的劳动成果,提高财务分析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二)财务分析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不能仅仅以三大报表作为财务分析的基础,要联系企业的具体情况。比如对于奶牛场来说,投入多不一定产出多,兽医畜牧技术人员技术含量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三)企业必须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并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有机的纳入分析过程。
(四)有效提高财务分析的利用率
企业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财务分析活动会议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并在会议上落实责任,使财务分析的作用得到落实。同时,企业的领导应该加强对财务知识的学习,以免对财务分析中提高的指标等不理解。
(五)不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为充分保证财务分析的质量,企业应当专设财务分析岗位,培养适应本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应督促其加强对公司的全面了解,才能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全面的分析。另外,应该不定期地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参 考 文 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2、张新民 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史永翔,《搞通财务出利润—总经理财务课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5、某公司财务资料,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