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现金预算表可以看出,该企业预计现金余额为付,那么为了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就需要进行筹资了,那么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1000000元,这样年末现金余额为59500元。就可以尽早策划、组织银行借款事宜,不至于因为资金单位生产的正常进行了。
(三)预算的执行 经批准的预算,要按责任分解,纵向到个部门,横向到各单位,努力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把各项预算指标量化到实处。预算已经确定,在企业内部便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充分地按预算办事,围绕实现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企业的决策执行机构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和方案,跟踪、实施预算管理和控制管理,要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的管理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工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准确合理的预算本身并不能改善身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认真严格执行预算,使每项业务的发生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预算管理的目的。预算管理如同一部内部的“宪法”,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为了能够达到控制的目的,则需要对预算执行实际不断地同原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监督预算执行状况,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预算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企业应该在一年中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如企业经营目标的调整,导致业务量大幅增减变化,或预算编制的前提发生中大变化等,预算出现较大偏差时,都要进行预算的调整。重新安排预算原定的经营计划,修正相关的预算指标,并同样按程序报批。
为了加强预算管理,企业可按预算执行情况分为不同的等级,实行预警制度。对企业预算执行未有重大项目变动、或变动值在5%以内,可评定为执行正常;对项目发生重大变动或变动值在5%和10%以内,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经营活动,修正预算,通过行政或经济手段干预调控,确保预算执行。对预算出现重大问题,导致预算失控的,企业应召开紧急预算会议,分析原因,找出变动因素,采取措施。必要是提议召开总经理会、董事会和股东会,分析原因和责任,寻找应急解决方案,处理责任人。 (四)预算的考评奖罚 预算经分解、层层落实后,作为各部门、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目标。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可实行月度预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的方法,清算结果坚决奖惩到位,使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有效地结合起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全面预算的合理运用
预算尽管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但它并非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同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的预算管理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各行业因其经营方式、特点不同,采取的预算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就同一企业而言,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生产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对预算侧重点的考虑上,也是各不相同的。要使预算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就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深入实践,细分预算对象,考虑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掌握足够大的信息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预算管理做到科学、严谨、可行性强,不致流于形式。
唐人韩愈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也莫不如此。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正是对我们企业已有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及方法的升华和提高,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 考 文 献
《财务预算全面管理分析决策与控制实务全书》 吉林电子出版社
《国际财务管理》 陈玉青 立信会计出版社
《财务管理学》 黄元生 广东人民出版社
《现代管理会计》 李宏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管理会计学》 李苹莉 经济科学出版社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马英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面预算管理》 王化成 中过人民大学出版社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陈云光 中铁二局集团财务会计学会《财务与审计》200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