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销售方式分类
二、具体操作
内 容 摘 要
企业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要正确分析应收账款的成本;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提高应收帐款的投资效益;对已发生的应收帐款强化日常管理工作。
加强企业对应收帐款的管理问题研究
一个企业销售商品一般有两种方式;即现金销售和赊账销售。现金销售与赊账销售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是完全相同的,可以避免赊账造成的坏账损失,又能及时地收回的资金流转起来,使之投入再增值。通过加速资金周围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它是销售方最喜欢的一种结算方式。然而,在竞争异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增加商品的竞争能力,除了产品适销对路、品质优良、服务优秀之外,内销方式对于购买方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一种购买方式。赊账销售作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对于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的开拓及占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适时地采取一些有效的赊销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另外,内销可以加速商品销售的进度,使商品的价值能够尽快地实现。商品存货向销售收入的转化,变持有存货为持有资金,可以大大缩短存货的库存时间,存货的管理费用、仓储保管费用、保险费用等各项支出也可以大大降低。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的短期资金筹借方式,越来越普遍地被广大企业采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企业竞争能力,扩大销售范围的同时,要尽量降低应收资金投资的机会成本,减少坏账造成的损失与管理成本,提高应收账款的投资效益。
首先,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先要正确分析应收账款的成本。企业为促进销售采取赊销的同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应收账款的成本,是因为持有应收账款而造成的。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还有就是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造成的原因是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其他的收入,比如投资证券股票等所得的利息收入。那么这一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呢?它取决于企业维持内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的数量(应收账款投资额)和资金成本率。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赊销假额为3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0%,在年赊销额及资金成本率一定的条件下,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收账款的收账天数,换句话说,在企业的成本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应收账款收账天数越少,维持一定数量的赊销额所需资金就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就越少;反之,应收账款的收账天数越多,那么维持相同赊销额所需的资金越多,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就越多。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是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什么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呢?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所耗费的开支就被称为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它主要是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应收账款是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其收回存在一定的风险,当购货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偿还时会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损失,即坏账损失。通常情况下,企业应该加强收账管理,尽早收回货款以避免或减少坏账造成的损失,同时还要减少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正确分析应收账款的各项成本,权衡好增加管理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的利弊,以提高应收账款的投资效益。
其次,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提高应收帐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就是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指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部分。 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就是信用标准。商业标准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定的标准使企业错失许多的客户,结果虽然可以降低违约风险和管理费用,但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销售收入的扩大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商业标准定的过低的话,虽然可以扩大销售收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加大坏账的损失风险,增加管理费用,因此,在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以及客户的资信程度等。
面对竞争对手,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如果竞争对手实力比较弱,企业要想取得或保持优势地位,其信用标准就应该严格一些,如果对手实力强,则需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如果企业的违约风险承担能力较强,也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通过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来制定信用标准,这是决定是否可以给予客户信用优惠的参考。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可以给予客户信用的依据便是信用标准。
如果企业决定了要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优惠,就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了,主要包括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等,这些统称为企业的付款要求。信用期限指的是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企业允许的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量,增加毛利。但是如果延长信用期限不太适当的话,会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以及实际损失和管理成本的增加。现金折扣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销货方提前偿付货款可按售价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实际上现金折扣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企业应着重考虑提供折扣后所提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然后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少现金折扣。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拖欠甚至拒付款项,违反信用条件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和措施。如果出现账款被拖欠或拒付,企业首先要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以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完善,然后重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评价。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可从信用名单中删除,同时可先通过信函、电报或派人前往等方式去催收,态度可稍微强硬些。如果这些措施无效,也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使企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及收账政策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销售额、赊销和收账期限、现金折扣、坏账损失、过剩的生产能力、机会成本以及存货因素等。这导致企业的信用政策的制定更为复杂,通常,企业采取或松或紧的信用政策时所换来收益最大的政策才是理想的信用政策。
再次,还要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强化日常管理工作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前采取对策,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账齡分析、收现保证率分析以及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其中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是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的重点。要想提高应收账款收现率,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应收账款账齡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企业要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提前有所准备,针对不同账齡的款项制定出经济上可行的不同的收账政策和方案。同时有助于企业进一步研究与制定新的信用政策。
为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确定的有效收现账款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就保持最低的比例,这个比例称为应收账款的保证率。应收账款的保证率是由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减去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后与当期应收账款总额的比值。只要商业信用行为存在,坏账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与企业采取的信用政策的严格与否无关。因此,企业要以谨慎为原则,预先估计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提取坏账准备金,也就是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关键词:
企业 应收帐款 管理 问题研究
应收帐款管理研究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