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计量的内容,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三)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会计原则是建立在会计假设和会计目标基础之上的,据以在会计工作中确定会计标准、技术、程序和方法的一般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应共同遵循的规范。现代会计原则大多是建立在以有形资产的计量为核心的基础之上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不断增大,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提高,现行会计原则体系中有些原则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部分原则的适用范围将受到限制,一些新的会计原则将加入到会计原则体系。
1、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相当低,对其确认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公允反映影响不大。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中,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无形资产多为自创,在欧洲发达国家中,许多高科技企业如德国西门子、瑞典爱立信等自创的无形资产已占其总资产的40%以上,美国更是早已超过了这一比例,美国著名饮料-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超过700亿美元。在中国,2004年,国内家电第一品牌-海尔的品牌价值已达612.37亿元人民币,成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传统会计实务对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把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研究与开发成本计列,这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因为无形资产具有高收益的特征,其价值往往远大于研究开发的成本。更有甚者,由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缺陷,使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经常会被排除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之外,这不利于衡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真实价值,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失真。如微软公司的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但是,由于未列其自创无形资产价值,使得微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净值只有几十亿美元,与现实情况大大脱节。同时,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得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发生了动摇,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和约签订之时。这就带来了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以及怎样披露等一系列问题。
历史成本会计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是基本的会计框架。因为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具有可验证性、客观性、中立性、可靠性强等优点,这是它历次打而不倒的根本所在。而公允价值原则是建立在主观估计的基础上的,很难确立统一的标准,人为的影响大、变动也大,可靠性不强,如果摒弃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原则,实务中也难以操作。因此,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公允价值原则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由一种原则完全取代另一种原则,现在看来是不合实际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实际资产价值,可以分别资产的不同情况,一方面,应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计量其传统资产。另一方面,应用公允价值原则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计量,以克服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此方面的缺陷,以市场需求、潜在价值等为基础对无形资产作出相对合理的计量。同时,企业还可提供以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基础的信息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信息,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满足不同的需要。
2、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是传统会计的支柱原则之一,它是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前提。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知识经济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这类新型企业组织,网上交易迅猛发展。有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2亿美元,1998年发展为500亿美元,到200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30000亿美元。有许多传统企业,已经改头换面,其大部分甚至全部经营业务均是通过网络完成的。比如,Dell公司超过60%的电脑是通过网络销售的,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全部通过网络经营,平均每天卖出60000本书,全球网上顾客超过600万。但是,由于网络经营的固有特征,使得很多网络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在很短暂的期间内,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的核算中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由此,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权责发生制也相应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受到较大的挑战,其原因主要是: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因为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收入确认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实施,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脱节。而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有效评价。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创新、扩散的速度很快,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的局面,给反映现金流量带来了难题;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净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其数额的分配是依据假定关系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收益结果不能真实地、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在知识经济时代,权责发生制仍是会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因为权责发生制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可以准确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确定各期的收益。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会计既可提供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会计信息,也可同时提供现金收付制、现金流动制下的会计信息,以现实发生的或预期可能发生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以正确反映企业实际承担的风险和经营情况,通过多元化信息的提供,使权责发生制原则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
(四)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知识经济产品的无形化增加了会计计量的难度,主要表现在资产计量和收益计量方面,因难以找到准确的测度依据而无法将其量化。资产的难以计量同时也就意味着收益的难以计量,知识资产使用期限和使用对象的不确定性使收益的确定变得更加困难,其无实体性、专用性、收益不确定性决定了完全套用有形资产的计量方法是不恰当的。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