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模式的路径变迁研究点击下载
摘要:现代化的企业所得税源自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筹措战争经费,这是一种临时性的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随着战事的展开至平息几经兴废。直到1842年才正式将企业所得税纳入法律范畴,并沿用至今。在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地都在实施企业所得税制度。本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会计模型,从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出我国所得税会计模型未来的路径变迁对策。从而为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提出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所得税 会计模式 路径变迁
引言
国内的所得税会计模式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沉淀而来。在1993年七月一日前,我国采用的会计制度是分行为、分部门和分所有制的,通常是根据会计所得来确定所得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所得税会计基本没有;此后,随着多种政策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尤其是1994年1月正式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让企业会计和所得税会计的独立化倾向逐渐明显。然而,由于并没有完整规定所得税制度,当时所得税会计模式属于纳税调整模式;2000年后,《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等新制服的实行,所得税会计从传统的纳税调整转变为独立纳税,既从整体上体现出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形成的分离趋势,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满足了投资者的企业财物信息需求;并且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同所得税会计的国际实践发展道路相同。
所得税会计模式的路径变迁研究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