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AD系统中,综合应用正文、图像、语音等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自动化设计的程度,出现了智能CAD新学科。智能CAD把工程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知识库及其专家系统、拟人化用户接口管理系统集于一体 。
2.3 汽车覆盖件模具CAD的发展趋势
2.3.1 模具结构的通用化和模具零件的标准化
一般模具零件可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两大类,因而依据特性对零件进行划分,进而建立相应的标准件库和非标准件库是实现零件标准化的有效途径,而模具结构的通用化则可依靠建立典型结构模具库来实现。
2.3.2 特征技术的应用
特征技术是一种基于零件特征的设计技术,它的设计方法是以工序零件为依据,从冲压工艺入手,实现从工艺特征到结构特征的影射,从而建立起模具结构与特征参数间的关系,完成模具的参数化设计。
2.3.3 参数化造型的方法
参数化造型的基本方法是针对各种冲压模具总体结构一般均具有较规范的形式,为零件的基本尺寸建立相应的参数量,并将变量和尺寸间的对应关系生成为一与零件模型相关连的外部参数文件。当改变参数文件中有关变量的取值时,与之相关的零件模型中的相应尺寸标注值亦发生改变。
2.3.4 模具CAD的智能化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开展智能化研究工作,总结出设计制造经验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应用于模具中,形成计算机里的智能库和知识库,形成专家系统,为以后所用。
2.3.5 模具CAD的专业化
未来的模具CAD将走向更专业化的道路。一些通用的软件由于其功能繁多,专业性较差,已不能满足大型模具CAD的需要,更好的办法是软件公司与专业模具厂密切合作,开发专业性很强的模具CAD软件。
三 模具行业
3.1 我国模具技术现状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模具技术有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较大提高。模具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冷冲模制造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如东风汽车公司冲模厂,已设计制造了富康轿车部分内覆盖件模具。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几年,模具CAD/CAE/CAM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国产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八五”、“九五”期间,已有一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并陆续引进了高档的CAD/CAE/CAM系统,如UG、Pro/E- ngineer、Solidedge等软件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数控加工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以CAD绘制模具图代替了手工制图,以CAM取代了自动编程,并能运用CAE技术对成型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等,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
模具标准件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能起很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采用。但目前的标准化程度还不高,有待进一步发展 。
3.2 我国模具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3.2.1 产需矛盾
尽管经过半过世纪的发展,我国模具工业取得较大进步,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主要原因有三:
①、设计和工艺技术落后,如模具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加工设备数控化率低等。
②、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
③、模具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3.2.2 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
模具按国家标准分为十大类,按产值统计,我国目前冲压模占50% -60%,塑料模占25-30%。国外先进国家对发展塑料模很重视,塑料模比例一般占30%-40%。国内模具中,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比较低,约占20%左右,国外为50%以上。模具生产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生产模具能力集中在各主机厂的模具分厂(或车间)内,模具商品化率低,模具自产自用比例高达70%以上。而国外,70%以上模具是商品化。可见在我国冷冲压模具占居主导地位,作冲压模设计十分必要。
3.2.3 产品水平
衡量模具产品水平,主要有模具加工的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模具的复杂程度、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周期等。国内外模具产品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3.2.4 工艺装备水平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可提供比较成套的高精度模具加工设备,如: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座标磨床、三座标测量机等。但在加工和定位精度、加工表面粗糙度、机床刚性、可靠性等方面,跟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3.3 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
1、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CAD/CAE/CAM技术
模具CAD/CAE/CAM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全面普及CAD/ CAE /CAM技术已基本成熟。在普及推广模具CAD/CAM技术的过程中,加大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2、模具产品发展将大型化、精密化、复杂化
3、进一步发展多功能复合模具
4、大力发展快速经济制模技术
5、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
6、高速铣削加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7、模具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8、模具研磨抛光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9、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研制和发展
四 模具设计
4.1 分析零件整体工艺性和确定修边冲孔方案
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具设计过程,虽然着重强调了三维实体造型,但也不外乎如下设计过程:
图 15、 设计方法
图 15、 工艺方案
该制件为汽车覆盖件。拉延后,制件形状复杂,表面质量及周圈修边要求精度高。修边模要适应制件大批量生产、定位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之所以将修边冲孔两道工序合并,不但可减少工序,而且孔位准确。
在本工序修边冲孔中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将制件的工艺补充部分切除,修周边至产品图中要求尺寸,冲7个孔。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