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JY1107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与课改素质教育下的创新与课改1引言1一、课改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1(二)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2(三)课程结构不尽合理2(四)对教师、学生与课程教材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2(五)缺乏课程创新的环境3二、课程改革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3(一)课改要求课堂教..
NCJY1107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与课改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与课改1 引言1 一、课改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1 (二)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2 (三)课程结构不尽合理2 (四)对教师、学生与课程教材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2 (五)缺乏课程创新的环境3 二、课程改革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3 (一)课改要求课堂教学的创新3 (二)课程改革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3 (三)课程改革能促进精神文化创新3 三、实现创新教育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作保障4 (一)适应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4 (二)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4 (三)数学教学对策探讨5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与课改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因此,素质教育改革被提上教育日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而教育的实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首先要从课程改革开始。课改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以往的教育中,偏狭的课程观导致了创新价值的缺失;在课程目标上,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课程结构也不尽合理;活动和综合课程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发展的要求,却长期不被引起重视;在对教师、学生与课程教材之间关系的认识上也存在偏差,同时缺乏课程创新环境,课程改革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课改要求课堂教学的创新,因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时课程改革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并能促进精神文化的创新。实现创新教育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作保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模式使教学达到双向效果;在具体对策上,注重类比联想思维的培养等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总之,创新教育实践于教改中,是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下的创新与课改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下一篇:试论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和实施 |
点击查看关于 素质教育 创新 课改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