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51
浅谈一名小学二年级后进生的转化
[摘 要]“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 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 (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86页。]1986年我国正式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以来,接受教育成为学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工作者不允许对“差”,特别是“双差生”采取厌弃态度,所以又把差生改称后进生,意思是差生是可以进步的学生,只不过比其它学生进步慢一些罢了。但是,无论是称呼差生,还是称呼后进生,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角度去分析,它们都属于普通概念,还不属于科学概念。在我国对差生、后进生的内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也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也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初中,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个班级,总会个别让老师和家长都比较头疼的差生,他们要不就是学习跟不上,要不就是不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但是,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帮助这些后进生进行转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惹是生非,同时,在班上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本文主要针对一名小学二年级后进生的观察、跟踪、形成后进的原因以及转化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后进生 原因 转化方法
浅谈一名小学二年级后进生的转化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