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详解 PD FD 10 PU FD 5的含义。
师引导:想一想,如果将以上命令中的FD命令改成是BK命令会怎样。行动快的同学马上试一试。
引导学生发现虚线的方向与位置会有不同。
并提醒学生注意每次作图时根据海龟方向与位置需求,选择合适的命令。
课件出示任务二:
懂得了提笔、落笔命令的知识后,小海龟迫不及待的想验证一下,它想在家门口画一个风车送给妈妈,请你帮它画一个吧。
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样的风车该如何画。
(1)观察图形,了解大风车的是如何组成的?
(2)大风车的每条线条的夹角是多少度?
(3)大风车没有痕迹的部分应该怎样画?
学生操作,画风车。
教师巡视,及时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展示一到两位学生的作品,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
(引出home命令的使用,可以提高作图效率)
师引导思考:home命令与cs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完成操作,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帮助。
对学生进行表扬,归纳总结,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参照课本示例自学知识的本领,再通过尝试操作与协作学习,大多数同学能完成任务。
稍落后的同学,也能在稍作指点后掌握新知识。
这里的思考,其实是对任务一的反复领会,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初步知识印象得到更深的巩固,也为任务二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是提笔落笔命令的又一个应用,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分析引导,使学生对提笔落笔的命令理解更深刻。
教师不是为了讲命令而可以引出命令,而是在学生有实际需求之后,作简单介绍,配合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习命令,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三)
实践运用
探求方法
4分钟 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三
出示任务三:
学会了新的本领,小海龟非常高兴,兴高采烈的绕着你画的风车转圈,可是一步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连滚带爬的跌了一跤。
这是它无意中在沙滩上滚出来的文字:“王”,你来帮帮它,如何写这个汉字。
学生完成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完成快的同学也可以思考课后实践园中图形的画法)
演示两位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交流,如何“写字”。
师小结:学了今天的本领原来我们还能写汉字呢!
以“摔跤”偶得文字为任务,把任务具体情境化,比单纯的写文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先完成的同学思考实践园中知识,这是尊重个体差异,又可以为下一步任务做铺垫,还能提高学生情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活学活用
提高发展
8分钟 出示任务四:
大家快看,小海龟它静静地坐在沙滩上,一动也不动,它摔伤了吗?让我们走近看一看,啊!原来它在思索着,还能写哪些字呢!
同学们让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来思考吧,看看我们一共能写出多少个文字呢!
学生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组写出最多的文字)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针对学生作品适当点评。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这个环节是课堂实践环节的延伸,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开拓视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这有利于促使学生间进行交流,合作,促使其共同进步。
(五)
归纳总结
完成建构
3分钟 (课件播放小海龟的感谢)
小海龟不再难过了,这多亏了大家的帮忙。同学们在帮助小海龟的过程中,自己也学会了不少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还有更好的建议和设想吗?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设想。
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不光学会了新的logo知识,老师还看到了同学们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肯动脑经等好品质。
这节课大家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希望在课后也能把这助人为乐的好品质继续发扬下去,在生活中用心去帮助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渗透德育——进行助人为乐、刻苦学习、不怕困难、肯动脑经等品质教育。
(六)
知识拓展
开阔视野
1分钟 小海龟经过努力终于学会了画虚线的方法,可是善于思考的它仍不满足。它正在尝试着,能否用其它不同的方法来画虚线呢!
课后让我们与小海龟一起来研究,好吗? 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引向课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的课程中。
课后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实践探索,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两大特点:
创设了“帮助小海龟”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学生在帮助小海龟的过程中,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轻松没有负担。
意义建构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这节课,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任务的设计不再是纯粹的“任务”,而是一个独立的情境,这样的任务学生更乐于接受,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画虚线》教学设计(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