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00
【摘要】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是落实中学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教师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它有利于中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施之初,有积极的情绪,也导致了教师的的诸多不良情绪。其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怀疑、不满、生气、应付、抵触,恐惧等。产生这些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疏导,稳定了教师的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为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定位提供了依据。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范行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 不良情绪 鼓励为主
“教育评价是落实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推动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按教学规律办事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根据纳雍县实施《中中学教师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实施教学工作过程评价中,要搞好工作,必须依靠广大教师,而教师的情绪与搞好评价工作密切相关,即在开展教学工作评价中,管理者(校长等)必须对教师反映出的不良情绪做出及时、妥善的疏导,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从而提高评价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师在评价中的基本情绪
情绪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它不是有机体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本身的反映,而是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引起的感受。情绪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波及人生的各个方面,以致人的一生。因此在教学过程工作评价中,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评价与教师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目的在评价中得到满足;使”评价“的要求内化成教师个体的要求,让教师在评价中获得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一部份,感受良好的专业文化教育,需要的层次水平较高。在工作中,他们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绪反映具有稳定、谨慎、理智的特征。
在我县实施教学过程工作评价中教师的情绪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积极的、支持的情绪。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实施教学过程工作评价,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因而他们积极支持进行教学过程工作评价,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少数教师担心进行教学工作过程会 破坏教学秩序,影响学校的全面工作。他们认为实施教学过程工作评价,教师和学校行政的精力和时间会大量转移到评价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冲淡教师和行政领导的其他工作。③个别教师对教学过程工作评价抵触,不支持,提出异议。这些教师安于现状,满足于既得利益或已有成绩,认为教学改革是对自己既得利益或已有成绩的削弱和诋毁。在评价中表现为观望,或抵触,或应付等不良情绪。
二、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良情绪的分析
教学过程工作评价中除了教师的不良情绪的产生于教师个体的自身素质和环境有关外,不同教师的不良情绪对教师群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抵触情绪
这些教师认为教学过程工作评价是“约束”教师的框框条条、是行政行为、领导行类教师属于管理上较困难的教师,他们往往对行政措施,某些政策法规持相反的观点。这类教师虽是极少数,但对评价的负面影响较大。
(二)、教师对学生参与评价不满意
这类教师由于受“教师中心论”传统观念影响深,对让学生就其教学过程工作质量的优劣进行评价,思想上不能接受,怕伤及自己在学生面前树起的自尊。这类教师一般是中老年教师、。他们在行动上并不反对实施过程工作评价,只是设法维护自己的自尊形象,要求改变评价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