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19
论如何有效的开展家校合作
[摘 要]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很难顺利进行。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观 主导
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社会上担负教育职责的组织有多种多样,如家庭、企业、新闻媒体、各种培训机构和教会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施加影响,发挥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与组织,在履行教育职责时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备的条件与优势。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也把加强家校合作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因而,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庭各自处在什么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该如何有效的相互合作,对家庭德育有何影响等问题势在必清。
一般认为,家校合作中,学校所处的地位就是支配位置,即是家校合作中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以学校为主,学校更加主动,在合作中,占支配位置。这实际是把学校作用无限夸大。孰不知,合作的事情,应该是双方自愿,都有合作的共同愿望和需要,形成合作的民主、平等关系,这样的合作关系才可能良好,合作也才可能产生效益。XX师范大学侯龙龙教授就曾指出,请注意,是家校合作而不是校家合作。同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BONLBY的儿童依恋学说,儿童的依恋关系与孩子在校表现和成年后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校合作,讨论如何有效的开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合。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首先应该占主动、主导位置。
这是教育这一个特殊性决定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就简要而鲜明地指山:“学校应当领导家庭”。现在许多教育专家和研究者也认为学校应当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担负起指导教育教育的责任。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科学成体系的教育内容、方法,努力培养国家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既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愿望,也是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而在千百万家庭中,每一个家长由于学历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可能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愿望都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地说,不少家长比较多的是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来培养和塑造孩子。家长“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已成为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原因之一。有些家长为了日后让孩子能上大学,向他们施加种种压力,或者以物质引诱来刺激他们的学习。有些家长重智轻德,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主要标志,反过来又给学校增加压力。教育思想上的不一致,会造成青少年儿童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如果没有以学校为主导,帮助引导家庭建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学校就不可能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国家培养国家所希望的人才,所以,从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来看,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占主导位置,这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各种家长也可能有各种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但实际上,由于家长各种教育背景、经济水平、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各自的教育方法并不相同。有的可能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要求宽松,有的重视智育,有的重视德育。家庭教育方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需要讲究科学方法的。但家长普遍缺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认识,也缺乏一般教育学的知识。学校因为有大批专门接受过教育培训的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明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