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22
明确目标,构建和谐班级管理体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和谐班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现代和谐教育体系,谈新时期的班级管理模式。从班级建设、管理方式、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个人见解。经过实践探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进行自主评价,能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 和谐教育 班级管理 机智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的成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过分注重分数的现象,老师常以考试的分数或等级把学生排队,并以此作为奖励和惩罚的依据,这是造成班级管理不和谐的最重要因素。同时,部分老师也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主体一元化,他们像警察、保姆一样要求学生听从自己的安排,管住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他们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把学生的优劣取决于是否 “执行命令”和执行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上。这样,忽视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客体和主体的双重身份,这就更使得班级管理不和谐了。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看,影响教育质量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由于长期以来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基本矛盾,因而引发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高,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犯罪率增长等问题的产生。而通过和谐教育可以抓住这一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而和谐的班级,不但能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的发展,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创建和谐的班集体,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和谐班级,更能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舒展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和谐成长。和谐班级的最终目标要求班级充满着创造的活力,并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安教、乐教、善教,学生安学、乐学、善学,教师和学生有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教师教育教学公平和正义,师生心理健康,班级管理机制完善,以人为本。
那如何构建和谐的班级管理体系呢?
一、创建“班级文化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 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rrg/
]1 说明了思想道德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而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更需要道德规范的保障。和谐的班级,应有一群健康和谐地成长的学生。离开了这样的学生,再好的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浓郁的班级文化能熏陶学生的情感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因而,可以在教室设计图书角和学习园地,在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名人画像、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图片、我国奥运健儿图片、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八荣八耻”警句……通过创建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引领他们积极向上,追求崇尚精神价值。这样,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道德价值导向明确,学生的思想才能稳定,行为才有遵循,班级才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