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06
浅议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以柳江县拉堡镇中心小学为例
[摘 要]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小学,学习后进生的量呈上升趋势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挖掘学习后进生的形成成因,探寻相应的教育转化对策。
[关键词] 学习后进生 形成原因 转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探索方面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伴随的问题也不断突显,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小学,学习后进生的量呈上升趋势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我校,自教育部门确定其为农民工子弟学校之后,学校一年之间由一个二三百人的村级完小跃升为容纳千人的中心小学,伴随着学校的壮大,学习后进生队伍也随之急剧扩大,成了令学校老师及领导头疼和焦虑的问题。这些学生通常在思想、言行、学业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个群体人数的增多已经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能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可以相信,除弱智以外的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任何一项学习任务①。但做为身在教学一线的教育者,笔者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一入学,在每个班里便有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存在。要成功转化学习后进生不能靠挤时间盲目“恶补”,而要学习中医,讲究个“望、闻、问、切”, 找出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地制定教育转化策略,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矫正、行为矫正。
一、学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促成学习后进生的因素很复杂,下面分别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体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价值观念、文化、经济、政治背景、人员构成和父母的道德修养等②。 “染于青而青,染于黄而黄”, 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以我校为例,家庭的消极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在我校,由于相当部分家长工作地更换频繁,孩子也跟着游走,这部分学生,大部分入学前未能接受到系统的学前教育或入学后频繁更换学校难以接受系统的教育,导致他们一入学或一转学便比其他学生“后进”。
2.家庭成员有一些不良嗜好和不良性格,如有的家长嗜赌博、投机取巧,有的家长修养差,行为粗鲁,这类家长多数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发展情况,而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厌学、懒惰、任性等,有可能导致学习困难,成绩差,成为后进生。
3.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这类家长无力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不懂教育方法,虽望子成龙心切,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发现学生考试分数低常是拳脚相加,恶语相伴;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给学校后,一切的教育问题都该是学校负责,存在敷衍了事或根本不闻不问的普遍现象。
4.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每日早出晚归,还有的是隔辈抚养,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沟通,容易形成孤僻、冷漠、骄横的性格,学习也缺乏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