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56
如何在幼儿园中建立良好的班风
[摘 要]班风是班集体的灵魂,是班集体发展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孩子的一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良好的班风是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必要前提、是孩子实现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是教师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重在培养良好班风,其核心是“构建和谐班级”。
[关键词]良好班风、幼儿、教育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全班幼儿,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班集体对幼儿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由于幼儿期孩子年龄较小,所以在建立良好班风时要比小学初中实施起来要更直观,更困难。
良好班风的基本特征
班风是指班级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独具特色的可以体现学生思想、行为、作风的班级风尚。
马卡连柯提出,良好的班风应该是朝气蓬勃的,有随时行动的准备。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都应该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受到保护的。良好的班风会使孩子精神振奋、愉快,有利于孩子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具体说良好班风一般包括:良好的班级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心素质等方面。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能在全体学生中发挥熏陶感染的约束作用,促进团结和谐,奋发向上。所以班风建设历来就是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建立良好班风遇到的困难,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风前提
在幼儿园中,建立良好的班风比小学要困难很多,幼儿期(也称学龄前期),指3~6岁的阶段,此时期儿童智力进一步发展,人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主要心理特点为:好奇爱问,爱动易兴奋以及独立意向的出现。有人把三四岁孩子独立性的表现称之为“第一反抗期”。常听有的父母说:“真气死人,才三四岁的孩子就有主意了,听话了!”其实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往往就是因为这点很难开展班风的建设工作;如今小孩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一方面在较好的物质条件下身心发展得到良好的保障,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但另一方面,出于家庭社会等诸多原因,相当多的小孩表现出明显的自私、利己的行为。可见,班风建设的难度加大了。
作为幼儿园教师,职责要求和工作性质决定了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为孩子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专家孙云晓也说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注意营造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低段班级而言更应如此。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灵丹妙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班主任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去接近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是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也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三、在幼儿园中建立良好班风的策略
1、全员参与,人人是班级班风文化经营的小主人
在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应让全体学生都积极的参与、献计献策。这样制定度出的班